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按标题搜索
饮酒与直觉
热度 1 2018-8-3 23:58
酒文化哲学:饮酒与直觉 苏州大学哲学系 周可真 一、酒文化 所谓酒文化,就是以“酒”概念作为逻辑标志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可以归为三类十二种: 第一类:实体范畴的酒文化 1 、酒水文化——作为一种饮品的各种各样的酒,诸如米酒、烧酒、葡萄酒之类。 2 、酒器文化—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289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只有人才吃抽象的东西
2010-4-7 22:38
哲学视野中的美食:寓食抽象美食于食具体美食之中 小宝宝讲了一个小笑话: 某哲学家与其妹妹相聚在同一桌上吃饭, 饭桌上有一只鸭子, 哲学家就对其妹妹说:桌上其实有两只鸭子, 一只是具体的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49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古陶技艺(上)——陶瓷文化笔记(四)
2008-11-5 12:38
从捏塑到快 轮拉坯 :红陶、灰陶、彩陶、黑陶、白陶 我国的 陶器制作不知始于何时。据考古发掘的资料,陶器是发明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在河南新郑裴李岗与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陶器,是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陶器,距今约八千年。(按:此陶器是 1973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126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略说文人对陶瓷的爱好——陶瓷文化笔记(三)
2008-11-2 20:56
陶瓷之为物,真可谓是集真、善、美于一身。说其真,是因为它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凝结物,以其特殊的形态展示了人类的本质力量;说其善,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它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说其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7816 次阅读|2 个评论
略说瓷器——陶瓷文化笔记(二)
2008-11-1 22:36
与陶器相比,瓷器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中,在不断的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制出了原始青瓷器。 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发展达到鼎盛。其烧制和使用的数量,约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62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略说陶器——陶瓷文化笔记(一)
2008-10-30 02:02
博主按 : 宜兴是中国的陶都,我是土生土长的宜兴人,自小受到陶文化的熏陶,及至成为学者,乃有研究陶文化之意向,遂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阅读了中国陶瓷史及相关书籍,并认真做了笔记,以为研究之基础,后因研究顾炎武而中断了陶瓷文化的研究。近来翻阅二十余年前的笔记,感觉还是有些价值,与其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6835 次阅读|3 个评论
周可真:食品文化(食品构成·辅食)——中国饮食文化(九)
2007-6-1 20:32
菜虽为辅食,但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对于菜却是一向特别讲究,所谓饭菜饭菜,实际上是把饭、菜的主次颠倒过来,看菜吃饭了。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里所谓的味,就明显是指菜而言的,由此可见菜&rdquo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6947 次阅读|1 个评论
周可真:食品文化(食品构成·主食)——中国食性文化(八)
2007-5-24 22:12
中国人之言食,多指吃--包括吃饭和吃点心。中国人之吃饭,必辅之以菜。是饭和菜乃成为不可分离的一物之两体。然则,中国传统食品之基本内容实由饭菜和点心两大要素构成。 饭菜者,饭是主食,菜为副食。下面先论主食,次言辅食。 &nbs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8570 次阅读|2 个评论
周可真:食品文化(基本特点)——中国食性文化(七)
2007-5-17 10:58
虽说美食不如美器,但一向讲求实惠的中国人,普遍则还是重美食而不重美器。甚至在中国文字中,美的本义就在于食品之美味。许慎《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可见古者之膳食,其膳是以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716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周可真:食具(餐具·取食器)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六)
2007-5-15 23:09
人类进食的方法大抵有三种:用手指、用叉子和用筷子。用手指抓食者,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和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叉子进食者,主要在欧洲和北美;而用筷子吃饭者,则主要为东亚人。 我国先秦时期,进餐基本是以手抓食。大约抓食时五指中第二指所起作用 ...
个人分类: 陶瓷与饮食文化|1067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