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guo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guozhang

博文

众人皆醒我独醉

已有 4902 次阅读 2020-4-11 12:26 |个人分类:美好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温酒, 独饮, 独醉

疫情期间,享受到很多独处的乐趣,其中之一就是饮酒。一个人饮酒和很多人饮酒大不相同,我们把这两种饮酒分别称为“独饮”和“众饮”。众饮的乐趣是和人交流的快感,酒在其次,而独饮却不一样。独饮时,让饮酒人更加关注到酒本身,是真正近距离的接触酒,与酒进行对话。这个时候,饮酒人对酒的要求上升为一种近乎苛刻的偏执。比如我,最近就只喝温酒不喝冷酒。


我为什么要温酒喝呢?一是温酒可以去除酒中的有害物质,二是温过的酒口感更加温和,三是温酒让人自觉逼格甚高。


我们知道古人是温酒喝的,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去除酒中的甲醇。甲醇的沸点是64.7摄氏度,而酒最重要的成分乙醇的沸点是78.4摄氏度。如果我们把酒加热到65度以上,并控制在78度以下,就可以去除大部分甲醇,而不减少酒精浓度。


甲醇有什么危害呢?甲醇对人的伤害非常大,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很大的伤害。对神经系统的伤害表现在耳鸣眩晕和视力模糊。如果甲醇的摄入量超过10克,就会导致双目失明。如果你曾有过酒后视力模糊的经历,那应该就是甲醇的问题。甲醇还会导致呕吐恶心,消化道出血,呼吸抑制甚至衰竭。古代的酿酒工艺酒中甲醇含量很高,所以聪明的古人温酒喝。现代的酿酒工艺,虽然不能完全避免甲醇的含量,但已经基本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是,饮酒过量也会导致甲醇摄入过多。假酒中很可能甲醇含量过多,谁都难保不遇见假酒。


除了甲醇,白酒中还可能含甲醛。甲醛的危害也很大,它属于细胞原浆毒,可使蛋白质变性和酶失活,10克甲醛可致死。100毫升酒中含有30毫克甲醛时,即可产生黏膜刺激症状,出现灼烧感和呕吐等。目前,我国对白酒中的醛类含量未作限量规定。也就是说,白酒含高量甲醛,不违反任何相关规定。但甲醛有一个非常令人乐观的特点,它的沸点是-19.5摄氏度。也就是说,常温下甲醛是气态。去除白酒中的甲醛甚至不需要加热,把白酒倒入广口容器中,比如碗,静置一段时间就有去甲醛效果。


还有乙醛,乙醛是一种致癌物物质,乙醛伤害眼睛、喉咙、呼吸道和肝脏。它的沸点是20.8摄氏度。乙醛是无法回避的,乙醇在人体中还会分解出乙醛。最后要说的是白酒中有些人为加入的少量物质,以提高香味和口感。人体过量摄入是有害的。饮酒让我们酒后很久还头痛的是一种叫做杂醇油的混合物。无论是酿造酒或蒸馏酒,都有杂醇油存在。有些有害物质的沸点很高,加热也不能除去。但有些还是能除去的,比如丁醛,它的的沸点是74.8摄氏度。丁醛就是一种让白酒有香气的物质,过多摄入也是有害的。


白酒经过加热,挥发掉不少有害物质,这当然是温酒喝的一个好处。温酒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加热过的有温度的白酒,喝到嘴里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如果你愿意喝更烫一点的白酒,感觉会更不一样。


热酒冷却后再喝,味道变淡很多。这也验证了,冷酒温过后确实挥发了一些成分。有人会以为温酒后酒精度数降低了,其实不是这样。饮酒时感觉很辣,其实不全是酒精本身,而是白酒中的其他成分。这些成分挥发后,让白酒喝起来更温和,但并没有损失多少酒精含量。温酒还会把一些让人眩晕的成分挥发掉,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饮酒人的酒量。


独自温酒喝,还会让人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自我满足感,半醉半醒之间常常让人感到人生达到了巅峰。


最后一个问题,该怎么温酒喝呢?第一种方式,用热水烫。把酒倒入分酒器,把分酒器放入碗中的开水中。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容易实现。第二种方式,家里有小孩的都知道温奶器,上面都有温度刻度,可以精确而稳定的控制温酒的温度,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主要正在用的一种方式。


其实,我最想推荐的是逼格甚高的第三种方式,购置陶瓷底座玻璃茶壶一套,底座放入蜡烛点燃,白酒倒入壶中加热。这个时候,要有音乐,没歌词的那种;还要有肉食,最好是烤肉。众人皆醒我独醉,恍惚间感觉人生无限美好。


独自温酒,独自饮酒,独自醉酒,有很大的乐趣。两个人饮酒也有两个人饮酒的乐趣,三个人饮酒也有三个人饮酒的乐趣,四个人饮酒也有四个人饮酒的乐趣,五个人饮酒也有五个人饮酒的乐趣,一群人饮酒也有一群人饮酒的乐趣。但唯有独饮,能让人更加真实地面对美酒和自我。或许这个世界上,只有独自醉酒的人,才最清醒。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疫情过后,聚众温酒,一醉方休。朋友们,保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52154-1227827.html

上一篇:李约瑟难题求解
下一篇:宁狂勿中
收藏 IP: 124.115.222.*| 热度|

4 王安良 杨正瓴 张阳阳 黄河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0 0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