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yanm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ngyanmo

博文

学院之变(1)

已有 4650 次阅读 2017-6-11 20:1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专业, 学院设置

   【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中的人和事无任何关系

1.

EE系和CS系,历史上本来不是一个学院,甚至历史上就没有过CS系。CS系是上个世纪70年代才成立的。上个世纪末,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大学合并和改名的风潮。在一个大学之内,还流行一种撤系并院的运动。很多系合并在一起成立学院。例如原来的基础课教研室基础上的物理系和数学系,成立理学院;EE系和CS系,成立EECS学院;机械系、精密仪器系、热能系,等几个系成立新的机械工程学院。

这种拉郎配似的撤系并院,并不都是令人高兴的事。有的大学,只是名义上成立的学院,实际上还是按原来的系建制运作,所以相安无事;而有的大学比较激进,真的按照学院来运作,学院把握人事权、职称评定权、课程设计权、招生权,这样就给本来就貌合神离的“学院”带来了危机。

京伊楣大学EECS学院就是这样的情况。EE系和CS系,本来没有什么过节,井水不犯河水。而真的成立了学院,按学院运作,在资源调配上一下子就显出了优劣。CS系有两个院士,而EE系没有院士。院士当然向着他们的CS系,在资源和招生等各方面都占了大头。那年头院士说话的分量可不能小视。

比如,这吴中生院士虽然是京伊楣数学系毕业的,却对理科课有强烈的反感。他反对给他的本科生开设理科类课程,比如近代物理、物理学实验,甚至连普通物理课都要取消。他认为,只要学会数学,就能解决计算机中的一切问题。大家都知道,他说的一切问题,其实只是软件问题。而随着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计算机也在不断更新。而这些在吴中生院士看来,都只是工具而已。一点也不影响他编程。比如,键盘呀显示屏呀,你换吧,随便换,我不还是该干嘛干嘛!

EE系呢,着眼于将来的学生的发展,一直恪守京伊楣的传统,不管CS怎么改,这边的本科前两年的物理学等基础课从没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

刚合并的时候,大家没察觉出什么不好,你开你的课,我开我的课,你做你的CS,我做我的EE。可是慢慢地,EE系的劣势就越来越凸显了。随着经济的泡沫化,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业和住房的压力,迫使青年学生不再把科学家作为偶像,挣钱、挣更多的钱,成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表现在选课上,就是不愿意再学那些晦涩难懂的物理学,更希望选那些能挣钱的快餐。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成了专业首选。当然,热门专业不可能接受那么多人,多数学生只能屈就于其他专业,然后再选双学位,迂回进入这些领域就业。

与此同时,熄灭了多年的互联网泡,最近些年又风生水起。互联网巨头们一下子把零售业和金融业都串了起来,这个宝那个信,加上手机的普及,大家都能玩了。朝廷也鼓吹互联网普拉斯,互联网首富们,牛腾云、马下雨们成了青年学生的追逐的偶像和榜样。

在这档口,文教科部又要改革了。原来的G11大学拨款,不能像原来开口多少多少亿那样给了,要按学生人数给你配教职员的数,按这个数拨款。同时,你们大学也要拿出点改革的样子,不能狮子大张口随便要钱,比如实行特牛(tenure)制(或长聘制)、分流淘汰制等,让我有个给钱的理由。

改革,必定要触动某些人的利益。CS系有了危机感。前些年,新进了不少人,多是自己的学生留校的。按学生人数给编制,那就得多招学生。其实,在这几年温水煮青蛙似的“教学改革”中,CS已经把学生的资源蚕食了三分有二,无奈教师人数还是太多。何止是人数太多,成果,按当今的标准,比如高水平论文,也很少。虽然早就有不和EE系在一个锅里吃饭的想法,可在目前情况下,分家实际上是不划算的。现在还可以趁着乱一面蚕食EE的学生,一面分享他们的成果。一旦真散伙儿,那就不仅连现在的好处都没了,排名也会下降,还可能引发内部争斗。眼下,就是要按照既定方针,扩大招生,尽可能多地继续从EE系口里夺食!

有人说了,EE系虽然没有院士,也有“准院士”,也有几个有头有脸的人啊。他们能答应吗?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谭欣然有主意。他说,别看EE系貌似强大,他们一个个都心怀鬼胎。而真正主持正义敢说话的,根本就没在领导岗位上。拿系主任向征来说,就是个摆设。他只想着他自己如何保住自己那摊儿,想着怎么当院士,才不会出头闹呢。主管教学的系副主任许紫琪呢,因为没有头衔,心理上对权力的依赖性就强。让他负责教学。对谭欣然只能听从。

不是还有一个敢放炮的赵旬教授吗?他自打从系主任位置上退下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学院的事也不那么关心,只顾自己外面拉投资办公司去了。

这么一分析,谭欣然心里有了数,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

暑假,别人都放假了,谭欣然把朱珠、许紫琪等人召集在一起,说要改革教学体系,要增新的专业方向,顺便把别的方向也理一理。

   【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8335-1060204.html

上一篇:重点专项(11) (第一季完)
下一篇:学院之变(2)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2 张骥 雷宏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