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赏制的细节思考
细节决定成败。历史上很多好的制度,出发点很好,却因为细节没有处理好,遭遇了失败。中国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就是一个例子。在工科领域,一部分科研资金采用悬赏制,这个大的方向应该没有错。但是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细节。
上一篇文章讨论了悬赏制优于申报制的好处。收到了很多科研同行的意见和评论。这里我就悬赏制管理上的一些细节问题简单讨论一下。
1. 悬赏制,谁来出题?
大家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出题人和解题人会不会形成利益共同体。就像今天的申报制度下,往往写指南的人和最后得到项目的人是同一个单位或者同一个群体。
申报制下的出题往往依赖于行业的几个核心专家,也很容易造成圈子文化。悬赏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悬赏制的出题过程可以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 就是由大家共同出,只要是在这个行业领域里,拥有正高职称以上的人都有实名出题的权力。 提出问题经过形式审查合格之后, 定期让行业里的人实名投票筛选,排在前100名的题目优先予以资助。投票必须是实名公开的。鉴于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每个学科行业投票前100名的课题再经过一轮核心专家筛选,再筛选出前50个课题予以资助。当然也可以留存一定比例的悬赏题目给行业著名专家。只要是实名公开的,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悬赏题目是否水平高下,避免暗箱操作。
这个过程最好是公开透明的,也就是必须实名提出问题。最后一轮专家2选1的过程里,也需要公示每个专家的意见。 美国的高等法院是少数人决定,但是能够建立信誉和权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等法院的整个辩论过程都是公开的。如果这个过程是公开的,那么我相信大家认可这个过程的公平性。这也肯定会鼓励最广泛的参与。
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没错。但是历史上真理从来不曾掌握在少数蒙面人手中。
2. 怎样出题?
悬赏制下,题目的构成基本可以按照一个固定方式。在工科领域,任何一个题目都包含这样几个部分:第一是标题;第二是背景和社会意义;第三是内容介绍;第四是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性能指标,比如光伏发电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冷机的制冷效率、内燃机的效率等;第四、五部分是边界条件和适用范围; 第六是测试的标准和方法;第七部分是经济性指标,包括造价以及耗材等;第七是几何与重量指标。
悬赏制的题目一定要具体,适用条件明确,边界条件严密,最主要的性能指标需要可考核。
从这点上看,在工科领域,企业出题和相关管理部门出题可能比科研人员出题更好一些。企业更关心一些实打实的技术问题。比如怎样把一个产品做的更轻,更小,更可靠。
3. 什么样的题目适合悬赏制?
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适合采用悬赏制的,有些题目过大不适合悬赏制。比如攻克癌症这样的题目就实在太大,不适合于悬赏制。 好的悬赏制题目需要非常具体。门槛需要稍微降低一些,比如可以指定攻克某一种癌症,以及规定一定的治愈率。再比如光伏板,如果做一个转换效率100%的光伏板,从机理上我们就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比较好的题目是生产出比当下最好的技术稍微提高一点的光伏板。比如谁能够在一定经济成本条件下,做出转换效率是35%的光伏板。
一些偏基础的问题,甚至不知道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不适合于做悬赏制。比如同样是理论物理研究。水星进动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非常好的悬赏制题目。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也就发现了广义相对论。但是相对论就不是一个好的悬赏制问题。 悬赏制问题必须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在工科领域,往往一些关于性能提升的问题是好的悬赏制题目。比如,人工光照明就可以提出很好的悬赏制题目:生产出比当下最好的LED照明,发光效率提高10%的的光源。
在医药领域,青少年近视眼防治问题就很好的长期悬赏题目。能够拿出数据,证明你的办法让某个中学近视眼率显著下降的,就可以拿到大奖。为了这个目标,自然需要去研究近视眼的形成机理理论问题。
在我的行业,城市幼儿哮喘发病率持续攀升是个问题。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是一个很好的悬赏问题。拿出数据来证明你找到了真正的原因。
悬赏制的出题者需要对本行业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考量,从而估计几年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再拿这样的目标来做悬赏。悬赏制题目最好能保持连续性,比如光伏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出一系列悬赏题。效率从35到40%,每个百分点给出一个悬赏。这样可以推进效率一鼓作气提升到理论的极限。当然也不妨给一个60%效率的悬赏,万一有人有什么办法突破理论极限呢?一切都未可知。反正没做出来,出悬赏本身也没有什么代价。
4. 什么样的研究不适合悬赏制?
前文说过,悬赏制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最理想的科研体系是把真正喜欢科研,有能力做科研的人养起来,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和好奇的事情。这些固定的人头费用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不适合悬赏制。 因为这些科研经费的发放是为了养人的,也就是说国家为了基础科研养一批固定的人在固定领域从事科研工作。他们是否能够出科研成果,大家并不是特别的期待,甚至也不知道能否做出这样的成果。这样的研究往往偏基础研究。比如基础的数学和物理,这些领域有些突破实在太难了。但是一旦有突破,就是颠覆性的。
比如数学领域的悬赏,大家马上就想到悬赏哥德巴赫猜想。可是只拿这样一个悬赏作为科研经费,哪怕只是按照历史的轨迹给出9+9, 再到陈景润证明的1+2, 恐怕数学领域的人都要饿死了。所以需要一些固定的经费来源,最好是固定的人头费,来支持他们日常的研究工作。
5. 前期经费从哪里来的问题
悬赏制下,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前期经费从哪里来。悬赏制下,会不会让科研成为中世纪的贵族游戏?其实仔细想一下,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申报制下也存在前期经费从哪里来的问题。没有前期经费,你哪里来的研究基础?你哪里来的经费准备当下的申报?
每一个课题组,无论是高校和研究所,都是有一些科研积累的,这些积累也包括经费上的沉淀。 我还没见过哪个正常运行的课题组账目上一分不剩的。这些科研经费可能来自于横向委托,可能是在研的纵向经费,可能来自启动项目经费,也可能是各种人才培育计划。而每个科研新人的加入,一般都可以享受到团队其他人的研究基础和经费积累。
此外,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者都是依托某个大学和研究所。如果你所在的单位看好你领赏的潜力,他们也会前期投入支持你。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科研活动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经费。现在有些项目经费给的比较多,是因为工作都花在科研活动本身之外,比如撰写申报材料、开会,完成各种走形式的表面文章。 这些投入最终都进入了预算。悬赏之下,除非是一些大的工程项目,如果只是一些装置的研制,前期需要的经费投入,其实是比较少的。
如果是一些大的工程项目做悬赏制,比如盖一幢高性能的建筑、造一座特别的桥梁、完成一个大型机械装置,那可以采用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就像现在申报制度下往往强调产学研联合,悬赏制下一样可以采用产学研联合的方式。 申报制下要求申报者有自筹经费,而这时候的联合才是真实的联合,而且给出的自筹经费。 如果是悬赏制下的自筹经费。根本不需要审计,也不需要考核花钱进度。
6. 怎样评估领赏人达标?
评估最好的方式就是为每一个在悬赏的课题,设立一个评审专家组,这个评审专家组是根据学历经历和在学术圈里的声望而决定的。可以由出题的专家和主管部门共同决定。 这样一个专家组只负责评审项目是否达到了原题目中规定的性能指标,不用管其他的事情。
悬赏人如果决定自己的成果达到了悬赏条件。 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召集评审专家组评审自己科研成果的动力,但是必须支付相应的评审费。如果你舍得花钱,评审多少次都行。但是评审的过程,每个专家的评审意见通通向社会公开。
申报制下的评审往往是集体评审。各位专家一起写一个不温不火,不得罪人的意见。老实说,这些十几个人、几十个人花了一天时间整理出来的意见。这些文字大部分都变成了历史长河里再也不会有人看的垃圾。 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使用大家时间的方法。因为你算一下十几个人一天的工作时间的成本,来往的差旅费用。 大量科研经费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悬赏评审最好是每个专家独立给出意见,最好不用开会,分头写意见。 最后用公开投票的方式确定项目是否达到悬赏要求。只有这样,这些意见才有学术价值供后人参考。 行业的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要维护的声誉与体面,只要是公开透明的,就可以做到公正。
7. 成果怎样公开?
因为是国家悬赏的项目,所以必须要求成果予以公开,采用的技术路线制造的工艺以及生产方法都必须公开。如果人担心技术泄露,他可以去申请专利。当然领赏人也可以选择不公开自己的技术成果,比如你只是想证明你做成了这件事情,那样的话国家就不予以悬赏奖金。
8. 进度管理?
大家担心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悬赏题目出来,社会上有10个团队在争取做这个悬赏题目,其中有9个团队,没有拿到悬赏,那岂不是浪费了社会资源。
其实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的问题,在世界上都不止一个团队同时在做。悬赏制人只是把这一个过程公开化,最好的进度管理方式就是任何一个团队在提出自己打算组织攻关的时候。先采用报名制度报名进入管理程序,让其他试图领赏的人都能够看到,如果有很多团队在做,那么他们可以知难而退去攻克其他的项目。
另外一方面,即使很多团队在做同一项目,其实也不会发现资源浪费的问。 举个例子就是上面我提到的高效光伏板的例子, 我们可以出36%,37%,38%,39%,40%,41%的多个悬赏。 比如说我们第一步领赏的是把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到36%,那下一步就是提高到37%。也许某个团队突破了38%把奖金领走了,那下一个团队在看到这个个团队的技术成果之后,也可以直接做到39%。 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你追我赶的势头。
在我的行业,可以给出冷站机房全年综合COP从7到20一系列的悬赏。每隔一个点一个悬赏,就像亩产水稻一样,每提升100斤设立一个悬赏。
9. 奖金怎样分配
我倾向性意见是根除预算管理。奖金完全交给领赏人自行处理。无论是团队内现金分配,还是留存做下一个悬赏的启动经费。
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曾经给美国某部门科研经费的主管算过一笔账,告诉他为什么申报制下科研经费的管理是极其无效的。我们算一下,在美国,国家出100美元支持一个不需要任何设备投入的理论研究。看看最终到科研工作者手中的是多少钱。
首先美国大学和研究所的Overhead(管理费)是60%,100美元剩下40美元。40美元里,Fringe benefit扣掉30%, 剩下28美元。28美元里,联邦税和州税边际税率、社保和在一起至少40%,最终15美元。也是说如果科研人员额外多完成100美元科研任务,真正到手的不到15美元。这还是假设100美元都是人工,不算实验和设备投入的情况下的。如果科研本身成本都算上,恐怕实打实到手的钱5%都不到。 这怎样能够激发一线人员的科研热情?
在申报制度下,各个国家各种管理费用的名义不一样,但是实际情况和美国差不多。大家可以比照着算算这些年纵向项目中能够真正给一线科研人员拿回家过日子的钱有多少?我估计也就是0-5%之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有有效激励,知识分子的怠工模式和包产到户之前的农民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知识分子爱面子、更加隐秘。不信你可以深入调查一下正高职称的科研人员花在解决科研难题上,冥思苦想一个理论公式,泡在实验室的时间是多少?恐怕也就在0-10%之间。这样的机制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整理成果,获得项目和不得不做的各种管理流程上。
悬赏制下,大部分项目悬赏经费可以定在50万-300万之间。 50万起步应该是足够了。比当下动辄几千万的大项目更有价值。那些大项目,比如863项目,实话实说的话,最后都变成工程项目,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的成果。50万起步,每隔12个月,无人揭榜,悬赏金额上调20%,一直到预算的最高允许上限300万。
总结
搞工科的人相信实证,对凭空想象的东西总是有些狐疑。上面这些悬赏制细节的想法也是我现在凭空想象出来的。陆游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好的制度的最终确定需要小心谨慎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就像一个产品一样,需要概念、规划、设计、中试、批量各个阶段逐步成熟。魔鬼都在细节里。领导需要有长远的眼光,看明白悬赏制的好处,推动科研强国之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3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