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34):狂说

已有 1877 次阅读 2014-11-5 19:1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国家语委主办)今天发表了湖南名师吴春来写的《我眼中的程少堂老师》一文。

 

吴春来用微信发来报纸上的文章照片,并告诉我,《语言文字报》社长王旭明先生觉得原题《语文狂人程少堂》我看了会不高兴,于是将题目改为《我眼中的程少堂老师》。社长年纪大,标题改得好,体贴。我和马恩来聊过,春来文章全文是欲扬先抑表扬我的,春来也率性,那个标题中的狂人着实有点扎眼,私下亦曾向春来暗示过,但没有直说。不直说,是因为觉得咱如今也算浪得一点浮名,大小也是个名人名人么,就要什么话都能听,不能只听好话不是。所以前些日子,语文味网就照用《语文狂人程少堂》这个题目,转载吴春来的全文。(顺便说一下,语文味网经常转载表扬或批评语文味的文章。本世纪最初十余年间,在中国语文界,报刊不断有人肯定语文味,也不断有人争鸣语文味,讨论语文味的声音此伏彼起,这绝不是象个别别有用心之徒胡诌的所谓“语文味理论是有许多问题的理论”。在这样长的时间和这样广的空间这么多人不断议论语文味,只能说明:语文味理论是有生命力、有价值的理论,因为“没有人去踢一只死狗”。)



我知道是有人说我狂的。不过,我实际上只在理论方面。我理论方面之,吴春来还没有机会深刻了解和认识到。曾有人说:在搞语文教学理论的人中程少堂最会讲语文公开课,在会讲公开课的人中程少堂语文教学理论搞得最有影响力。对此评价,我老人家囫囵吞枣,我老人家虎咽狼吞,我老人家笑纳全盘。是的,在中国语文界,语文教学理论滴水不漏也很有影响的,多半不能给学生讲语文公开课,或者偶尔斗胆讲一次公开课,但讲得很一般(评课也很一般);而一些在讲课市场很风光卖座的一线名师,尽管书出的很多,但打死理论又上不去。至于在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捆绑提升方面,你就更难找出能和我相比的人来。(也许有,但你帮我找找,找到给我发个短信,手机号:12345678910。)南京市语文名师、市教研员袁源教授有一说:这方面程老师真是数一数二的。我觉得,袁源教授这句话有两个字是多余的。哪两个字,我不说,你懂的。

 

纵观学术史,凡是搞理论搞出点名堂的,都有相当的理论自信,也就是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讲真话,且坚信自己理论的生命力。如是说有点“狂”也不过分。但我更喜欢“理论自信”这个说法。

 

举个“理论自信”的例子。语文味网昨天挂出的钱冰山为即将出版的《语文味教学法》一书撰写的第四章《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主客观原因》。挂出后,我发现其中第二点“语文味教学思想与新课改语文教改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钱冰山论述时原文有如下文字:“这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它既具有自身的创新性,又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我认为这里“一脉相承”用得不符合实际,严格说则不妥。所谓“一脉相承”,必是有先有后,后者承前。而语文味诞生之时,还没有新课标这回事呢。只能说二者基本精神一致。所以我把钱冰山这段文字作了修改,并加了一小段:“虽然语文味诞生之时,语文新课标还没有问世;虽然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历史,从来就不是一个以丧失理论自身的主体性、逻辑性来印证乃至迎合新课标教学思想的历史,但是二者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一致性。”

 

事实确是如此。我研究语文味是在新课标之前就开始了的。就是语文新课标诞生之后,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用语文味去印证乃至迎合尽管是“国家团队”搞的新课标。有那么多人唱印证迎合大合唱,我从没想过要加入这合唱团。你齐唱你的大雅颂,我独哼我的南国风。你有你的气势,我有我的韵味。你的气势不一定压得过我的韵味。语文味与语文新课标,二者风马牛,有相及,但不少时候处在相及与不相及之间。多半时候,我是用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学术语言和语文对话。所以了解语文味和语文新课标精神的人都知道,语文味和新课标之间具有某种学术上的对立。比如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但这不等于我的语文味。我文章中早就说过,教学实际中也常常能见到,有的语文课,既有所谓工具性,也有所谓人文性,但就是没有语文味。


再讲一个有点关系的很学术的例子。早在新课改满一周年的时候,我就写文章严厉批评新课改中泛滥的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之风。这是学术界最早批评课改中形成的新弊端的声音之一,博得我国老一代著名教学论专家、北师大王策三教授的亲切关注和鼓励。王策三先生曾当面鼓励我说:“多年前你的文章《第三只眼睛看课改》中的那些话,有的人说不出,有的人不敢说,有的人不愿说,有的人觉得没有到说的时候,但是你说了。”王策三先生还一句接一句地复述我文章中的重要观点,他尤其对拙作用“四个满堂”“四个虚假”来概括课改中的形式主义和形而上学倾向赞赏有加。(详见语文味网程少堂《拜会教学论权威北师大王策三教授纪实》一文,网址: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8899


语文味虽不是为新课标而诞生的,但也不是为反新课标而诞生的,当然也不是为反新课标而发展的。我尊重新课标,我发表过批评新课改中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泛滥的文章,但从没有发表过批评语文新课标的文章,尽管对新课标我有自己的看法。我做学问,从来就是拣自己感兴趣的做,而不是赶热闹,追风头。更不会像个别人,为了发文章博名,就找一个权威或一家影响大的理论,然后加以误解甚或有意歪曲,以达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目的。对别人的理论影响,我从不眼红。所以语文味和语文新课标,之间确有对立,但从不对抗,更多的是对话。之所以对立却不对抗,且更多的是对话,是因为我自信而确信:官方理论和民间理论,虽然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但条条道路通罗马,目标一致,即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揭示、解释语文教育规律。换言之,官方理论和民间理论各有优势,可以互补。

 

语文味的诞生和发展有自己的逻辑和理路。语文味为我心中的语文而生。语文味走自己的路,让新课标打的去。语文味慢慢走,欣赏啊——既欣赏打的的,也自我欣赏走路的。有了这种心态,在对语文的思考方面,即使面对的是强大的“国家团队”如新课标专家组,我一点也不怵,因为我认识到我自己的思考与研究确有独到之处(他打的的,能有我走路的“生命体验”吗?——这句话只有懂语文味的人才能真懂)。有这种独到,就能“虽千万人吾往矣”,即谁也不怕,谁的理论也不在乎。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三十年五十年后,看谁的理论生命力长久些。


就是凭的这种精神,语文味才有今天。

 

总之,语文味的意义与价值,绝不是后出的新课标可以涵盖、覆盖的。语文味的许多思想,新课标连想都不敢想。(这一点我会有专文论述。)

 

再说一句收尾——

 

语文味的意义与价值,虽然当代语文界大多数人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客观地说也给予比较充分的肯定,但最充分的认识与肯定,要靠后人,现在的人是做不到的。


这当然够“狂”。

 

不过我还是喜欢我的说法:这是“理论自信”。

 

201411512:17:0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5975-841396.html

上一篇:报道:《语通》学术刊11期发表未删节程少堂《代表课再论》全文
下一篇:少堂志林(35):向过去十五年致敬(过去十五年自我鉴定书)
收藏 IP: 116.76.10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