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偏安都市 2008-07-29 09:06
2014-2-7 13:17
北京 西城 野鸭岛 说是岛,其实只不过是飘在水上的一个旧木排,但野鸭们或多或少地有十年把这里当做家来住,这在难得一见野生动物的中国,简直就是一个奇观了。我们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见到比这多得多的野鸭、大雁,甚至成群结队的天鹅都不会觉得惊异,显然潜意识地知道自己身边的环境已变得如此不受动物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94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清凉一夏 2008-07-26 15:49
2014-2-7 13:17
北京 西城 什刹海 元朝什刹海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其东岸为都城建设的中轴线,这片水域从此成为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那时的水面宽阔如海,南北往来的粮船商船汇聚于此,呈现出“舳舻蔽天”的盛况。随着市井的繁荣,沿岸周边建起了酒楼、歌台、茶肆,形成了米市、面市、马市。今天的什刹海正在发扬光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木塔千年 2008-07-19 16:39
2014-2-7 13:14
山西 应县 佛宫寺 辽代的供养人和施工者建造木塔时,并没有想到为千年后的游人留下一个名胜,而是当作心中神圣的信仰。木塔用去红松木料三千方,设计严谨,构造完美,巧夺天工,光是斗拱就有54种之多。站在塔上俯瞰新建的“辽代文化街”,良莠立判:该用石头的地方一定是残砖堆砌贴上石片,该用木头的地方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1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匈奴余晖 2008-07-16 06:40
2014-2-7 13:13
陕西 靖边 统万城 赫连勃勃在无定河边修筑统万城时,不仅想要一统万国,也想要一统万世。但大夏国只不过领有陕北周边,才维持了25年,仅传二代三王就灰飞湮灭了。只有作为匈奴人所建历代帝国中唯一都城的统万城残存下来,那显然是恐怖的“质量体系”的结果:十万民工费时五年筑城,城成,命士兵锥城,锥入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榆社往昔 2008-06-29 22:42
2014-2-7 13:10
山西 榆社 博物馆 榆社有一个很不错的博物馆,藏品丰富而珍贵,陈列展览也相当出色,是国内县级博物馆中的佼佼者。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历代的艺术杰作,还有久远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新近纪的三趾马动物群遗存。据说这里在商代是纣王叔父、太师箕子的采邑,所以古名叫箕城。春秋时自然是晋地,西汉称为涅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9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刻意乡村 2008-06-25 08:31
2014-2-6 21:17
北京 昌平 小汤山 围在城里的人总想象着乡村的闲适,于是就有了许多通俗叫“农家乐”,风雅叫“生态园”的去处。这里乡村的硬件元素一应俱全:果园、菜地、鱼塘、鸡笼、猪圈,甚至还养着鸵鸟和孔雀。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乡村,一切都是刻意的安排,当大家叫着太热要开空调的时候,才知道所谓“无思无虑,这真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9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刻意乡村 2008-06-25 08:31
2014-2-6 21:17
北京 昌平 小汤山 围在城里的人总想象着乡村的闲适,于是就有了许多通俗叫“农家乐”,风雅叫“生态园”的去处。这里乡村的硬件元素一应俱全:果园、菜地、鱼塘、鸡笼、猪圈,甚至还养着鸵鸟和孔雀。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乡村,一切都是刻意的安排,当大家叫着太热要开空调的时候,才知道所谓“无思无虑,这真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7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永定河水 2008-05-02 21:25
2014-2-6 21:04
北京 门头沟 雁翅 如果告诉你这就是倒映了千年芦沟晓月的永定河,你会相信吗?你不得不信,而且京西雁翅一带已经是不错的永定“河”了,因为毕竟还有一点儿水。永定河历经山西、内蒙古和河北才流到北京,全长足有747公里,可到芦沟桥下已滴水不剩,这还能叫河吗?还算好,仅有的潺缓水流孕育了京西葱绿的谷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0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襄阳城外 2008-04-26 15:52
2014-2-6 20:59
湖北 襄樊 隆中 隆中的苍翠山谷依旧像是一个藏虎卧龙之地。遥想汉末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孔明是如何胸有成竹地在这里等待着刘备的到来。千年的故事已经无迹可寻,但后世的仰慕之情记录在座座石碑之上、处处殿堂之中,让你感到诸葛亮似乎从未离去。“宁静致远、澹泊明志”,多么博大的胸怀。“功盖三分国, ...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3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