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中国新近纪犀牛》前言

已有 18286 次阅读 2016-3-30 16:45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进化, 古生物, 化石, 犀牛, 新近纪

《中国新近纪犀牛》前言 

现在中国已经见不到野生犀牛了!云南西部的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于1947年在勐海、1948年在腾冲绝迹,云南南部的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于1948年在思茅、1957年在江城消失。由于除了在动物园里,大众与犀牛缺乏接触,对它们自然也就不熟悉。 

苏门犀头骨

然而,我们的祖先对犀牛并不陌生,而且对它们不乏兴趣。《诗经·吉日》有发彼小豝,殪此大兕”,《诗经·何草不黄》有“匪兕匪虎,率彼旷野”,东汉的《说文解字》上说的“兕如野牛,青色,皮坚厚,可以为铠”,很可能描述的就是犀牛,而唐朝陈藏器所撰《本草拾遗》则明确说兕“是犀之雌者”。即便“兕”为犀的说法有争议,在先秦史料中仍然有诸多明确提到“犀”,如《周礼·考工记》的“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和《尔雅·释兽》的“兕似牛,犀似豕”。在商代的青铜器中,犀牛的形象相当常见,而且精确地写实,如流落到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小臣艅犀尊”就非常典型。 

小臣艅犀尊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的先民已经认识了“龙骨”,并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一味中药,在《山海经》中最早出现这个词。当然,这些保持着骨骼形态的物质并不属于传说中“龙”,因为“龙之不存,骨将焉附”;它们通常也不属于真实存在过的恐龙,因为恐龙的材料相对稀少,并且石化程度较高,古人并不容易找到。实际上,所谓的“龙骨”主要属于新生代的哺乳动物,特别多地来自北方的新近纪土状堆积和南方的第四纪洞穴堆积。在这些龙骨中,有大量属于犀牛的化石,在南方主要是独角犀属(Rhinoceros),而在北方主要是大唇犀属(Chilotherium)。 

独角犀头骨

第一位把中国的脊椎动物化石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是苏格兰学者法尔康那(H. Falconer)。他在1839年写了一篇短文,记述了发现于喜马拉雅山尼提山口以北的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札达盆地的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犀类的牙齿和肢骨标本。1847年在他和考特利(P. Cautley)共同出版的Fauna Antiqua Sivalensis(《西瓦立克古动物群》)图集中,发表了这些化石材料的图片,正文在法尔康那去世后的1868年正式出版。

随后,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化石材料有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文献发表。英国解剖学家欧文(R. Owen)于1870年在伦敦地质学会会刊上发表“On fossil remains of mammals found in China”(中国产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一文,详细记述了6个第四纪哺乳动物新种,其中包括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德国学者寇肯(E. Koken)于1885年出版专著Ueber fossile Säugethiere aus China(《中国化石哺乳类》),所依据的材料是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在中国收集的“龙骨”和“龙牙”,后来修订为大唇犀的化石就是寇肯最早描述的。另一位德国古生物学家舒罗塞(M. Schlosser)于1903年出版Die fossilen Säugetiere Chinas(《中国的化石哺乳动物》)一书,其中涉及新近纪的无角犀亚科种类的化石。1924年瑞典人林斯顿(T. Ringström)出版专著Nashörner der Hipparion-Fauna Nord-Chinas(《中国北部三趾马动物群中之犀牛化石》),详细描述了大量犀科化石,至今仍然是研究新近纪犀牛化石的经典著作。

大唇犀

随着中国古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中国自己的古生物学家群体逐渐成长壮大,越来越多的犀牛化石被描述和研究。例如,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在1937年根据山东省临朐县山旺的化石材料,创建了新属新种细近无角犀(Plesiaceratherium gracile)。到今天,发现犀牛化石的地点已覆盖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年代从古近纪经新近纪直到第四纪,以至在新生代中晚期的几乎每一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中都会有犀牛的遗存出现。

细近无角犀

最近关于犀牛化石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如第四纪冰期的典型动物披毛犀起源于上新世的青藏高原,而不是原来认为的北极圈地区;独角的真板齿犀由具有巨大鼻角和小型额角的中华板齿犀进化而来,鼻角后移与额角愈合,从而缩小颈部对沉重头部的支撑力矩;巨犀在青藏高原南北两侧被发现,说明当时“高原”隆升的幅度还不大,不足以阻挡大型哺乳动物的交流,它们仍然可以自由迁徙。 

中华板齿犀

犀类有5000万年的进化历史,是奇蹄目中最大的类群,并具有最高的生态多样性,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极地,都曾有不同的犀牛自在地生活。犀牛高度的多样性反映了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比如它们在甘肃地区的演变:巨犀还残存的早中新世以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为主,间杂有一些开阔地带;西班牙犀(Hispanotherium)和奇角犀(Alicornops)生活的中中新世森林更茂盛,水体更丰富;大量板齿犀和无角犀繁盛的晚中新世为炎热半干旱的稀树草原环境,季节性变化加强;披毛犀从青藏高原扩散而来的早更新世气候寒冷而干燥,并伴有显著的海拔升高,环境为比较单调的干冷草原。

 西班牙犀

对专业研究人员来说,犀牛悠长的演化历史和庞杂的分化类群使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犀牛憨态可掬和铁甲勇士兼备的形象得到普通大众的喜爱,在媒体上时常报道的现生犀牛因遭到偷猎而濒临灭绝的境况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尽管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犀牛的知识并没有像恐龙那样有大量的科技图书使普通读者也能了解和熟悉。

与现在中国犀牛罕见的情况不同,中国的犀牛化石非常丰富,尤其是在新近纪时期。本书就主要用中国新近纪犀牛及其研究历史来使公众了解古生物学,认识犀牛的形态、功能和进化历程,理解它们的行为生态和环境背景。

感谢陈瑜为本书绘制大量精美的插图,尤其是他依据精确的解剖数据重建的犀牛复原图,可以形象地说明与犀牛化石相关的科学问题,使非专业人员也容易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尽管我们的主题是中国新近纪的犀牛,但在时间上会涉及古近纪和第四纪的犀牛,在地理上也将讨论中国以外的犀牛。

最后披毛犀

笔者自1997年开始师从邱占祥院士从事犀牛化石研究,近20年来在中国参与和领导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从甘肃临夏盆地的红黏土堆积到山西榆社盆地的河湖相砂岩,从蒙古高原的中部地区到青藏高原的札达盆地,从山东山旺的暖湿地带到云南元谋的干热河谷,都在新近纪地层中发现了形形色色的犀牛化石。笔者也前往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各地,考察重要的化石地点,访问众多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以便观察和对比犀牛的现生材料和化石标本,为研究中国的新近纪犀牛奠定基础。在这些野外考察和对比研究中,笔者得到许多同事和同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此在本书完成之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102)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821906)资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3751-966049.html

上一篇:密歇根湖畔
下一篇:哺乳动物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收藏 IP: 123.118.197.*| 热度|

8 谢平 朱朝东 戴小华 刘钢 徐征 张晓良 段艳芳 jyqfx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