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ych 亦真亦善的唯美空间

博文

朝云暮雨

已有 4753 次阅读 2020-11-24 11:1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jpg 


       来惠州,必须去凭吊一个人,不是东坡苏学士,先生早已北归,惟独只留下她,一座孤坟,在西湖中央,一个叫孤山的岛上。
       按说姑娘是不幸的,自幼家境贫寒,沦落歌舞班子,在杭州西湖,以卖艺为生。中年随主流放,客死千里异乡,不知父母是谁?也没留下子嗣。只留孤坟一座,独在此九百年,看云聚云散,月盈月亏,听潮涨潮落,花开花谢。
       而姑娘又是幸运的。自十二岁那年,在杭州凤凰山麓,被大文豪苏东坡,在朋友家宴上识得,赎回家中养大,教以诗书,任其弹唱,长在私家班里。她的天生丽质,她的机巧聪明,她的卑微生命,自那一时刻起,才变得有意义。
       千百年后,我们还能从东坡词里,遥见到那一次邂逅,澄澈恍如亲历。那天西湖初晴,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柳浪闻莺。那天姑娘素妆,质朴清丽,吹弹歌舞,温婉笑意。“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中国古人的书里,就留下一位姑娘的名姓,她叫王朝云,浙江钱塘人,虽贱为歌女,却与诗书佳人、词画才子一起,光耀着史册。宋人的词,是谱来唱的,苏轼的无数名篇,想必都是由朝云,她的婉啭歌喉,唱红而名扬天下的。
       古人曾曰: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高唱“大江东去"。然而苏词不只豪放,婉约亦不输柳永,且格调高雅,须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低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除了王朝云,简直想不起来,还有那位姑娘?更适合唱咏。


       据《林下词谈》记载:苏轼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每当唱至“枝上柳棉吹又少",朝云便为之哽咽,不能竟也。
       而此时苏轼,正值命运低谷,患难之妻离世,再遭流放岭南。而当时惠州,属蛮荒之地,瘴疬流行,有去无回。奴婢家丁悉数离开,只有朝云毅然相随,陪伴先生,来到千里之外。“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曾有两任妻子,原配王弗,进士之女,与苏轼青梅竹马,是他的伴读良友,辅佐他成就儒学功名。可惜27岁早逝,苏轼将她送回故乡,安葬在父母身旁,并在坟上植松树三千。十年后梦见,写下著名的《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继室王闰之,王弗的堂妹,陪伴苏轼渡过最长岁月,共同历经“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时,一起采摘野菜,一起赤脚耕田,遁入道家境界。46岁去世,葬礼隆重,苏轼写《祭亡妻同安郡君文》:“已矣奈何,泪尽目干”、“唯有同穴,尚蹈此言”,10年后与苏轼,合葬于京师。
       而王朝云,自小为歌女,12岁遇见苏轼,赎出为侍女,18岁转为侍妾。由于出身卑微,在封建时代,即或先生恣意脱俗,在王弗、闰之相继离世以后,也无法给她正妻名分。她是以精神伴侣的姿态,存在于苏轼的人生当中。红颜知己,人生导师,即使没有名分,也欣然相随。
       然而朝云在江南长大,青山绿水养成花肌雪肠。经不住当时岭南地区瘴疬流行,和闷热恶劣的天气。当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感受先生旷达心胸的同时,也担忧苏轼未来的命运,从此忧愤成疾,不久抱病身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苏轼将朝云,葬于栖禅寺松林,与大圣塔遥相对应。这里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静静湖水,高塔入云。这里春听莺,夏采菱,秋玩月,冬弄梅。为使朝云不寂寞,还在墓旁,建“六如亭",应和朝云诵《金刚经》离世,“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安葬好朝云,苏轼再遭贬谪,且渡海儋州,一去不回。惠州人民珍爱苏轼,也珍爱“肯伴使君来过岭”,忠贞不二的朝云。修葺六如亭和朝云墓,成为历朝历代,整修西湖的大事,文官武将路过,大多前往凭吊,留下千古诗篇,和无数风情故事。
       当地百姓,更是把她神话了。十二月初五,是朝云的诞辰日,惠州城内未婚女子,就以“朝云会节”的形式拜祭。一般是亲戚朋友,约定素祭用品,汇集于朝云墓前,祭祀祈福,补种梅花。清代诗人江逢辰的名句“士女倾城补种花”,就是描写“朝云会节”的情景。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如今东坡已去,朝云还在,犹如维摩天女,仍降甘霖。惠州的《西湖棹歌》,就流传这样一首:“六如亭上多垂杨,红菱翠藕开野塘。郎坐船头妾船尾,朝云墓上去烧香”。可见去朝云墓烧香祭祀,已成为当地的传统民俗。
       九百多年过去,我今生亦有幸,来朝云墓凭吊。恰好清晨阳光,直射在六如亭,一幅东坡手书的对联上:“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此为记。
 
       2017年8月21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27666-1259670.html

上一篇:从此风雨大娄山
下一篇:我要去赤壁
收藏 IP: 61.157.97.*| 热度|

16 郑永军 刘炜 刁承泰 王从彦 孙颉 陆仲绩 刘钢 李学宽 范振英 徐耀 郭战胜 张珑 蒋新正 晏成和 蒋力 刘秀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