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si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ingsir

博文

为TPPi正名

已有 5326 次阅读 2022-11-8 15:12 |个人分类:锂电电解液|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为TPPi正名

文献报道

亚磷酸三苯酯(TPPi)是一种是电解液中抑制变色的添加剂,自2003年国泰华荣的专利提出这种应用[专利申请号CN03158362.8,已经失效]之后,在锂电电解液行业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深受电解液生产厂的欢迎。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显著抑制电解液中存储过程中(特别是受高温影响时)产生的变黄色的效果,有效延长电解液的存储时间,减少客户的质量投诉,同时成本又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早在2011年,王超等在论文中就讨论过,在0.1%以下的用量,TPPi对电池的性能没有影响(其实那个时候,TPPi已经比较广泛的在使用了)。

TPPi王超的文献.png


同一年,北京市化学试剂所的同行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指出0.2%的加入量对于电解液的性能和电池的性能是没有影响的。

赵季飞的文献.png

也就是说,10多年之前,大家就认识到了,亚磷酸酯在较低的用量(至少是1000ppm以下)是对电池没有负面影响的。多年来我观察到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个结论,从来没有客户因为某个电解液中有TPPi而产生质量问题(其它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当然是有的)。

变色机理推测

这些年来,随着六氟磷酸锂的杂质管控得越来越严,以及溶剂的纯度也明显提升,基本都能达到99.99%左右的纯度,电解液变色的概率也显著在下降,国产原材料的品质总体上越来越好了。

为什么电解液的锂盐纯度提升了,溶剂的纯度也提升了,添加剂的品质也在上升,电解液还是会变色呢?我的理解是,①六氟磷酸锂的分解是本质特性,不可避免的存在。分解产生的PF5是强烈的氟化剂,容易导致电解液中的醇醛类或烯基物质被氟化而黄变 ②某些环节少量的氧化性物质(如保护气体中的氧气、容器或管道的铁锈、溶解氧等)或光照,为酯类杂质中醇的转化(氧化成醛或脱水成烯)提供了催化作用或能量激发的效果。 当①+②同时发生时,就容易产生电解液变黄的效果。这个是很难彻底避免的。

由于电解液中存在着大量的氟元素,微量的含氟聚合物不会让人担心品质问题,我们甚至还有意的开发各种含氟的碳酸酯、羧酸酯或醚类来增强电解液的某些性能 ,用量往往数以万ppm计(1% = 10000ppm)。真正担心的是LiPF6分解之后产生的氢氟酸,还有少量的惰性的氟化锂。氟化锂作为不溶物的主要成分,大部分会在生产调配完过滤处理掉。氢氟酸则列入了严格的监控之中,大多数客户都会把HF含量作为关键的质量指标。也就是说,变黄导致的其它几种后果,都在有效的管控之中了。

我有一种奇妙的直觉,LiPF6在有机环境中产生PF5,只要PF5不被破坏,就容易发生变色反应。相反,如果PF5被破坏了,变色反应就难以进行。相对比的是,高氯酸锂电解液,即使有强氧化性的+7价氯,也不容易变色。氟化作用才是真正的变色的祸根。低分子量的氟化并不会有颜色,但分子量大了,氟化聚合物就容易带上颜色了,这也是为什么还需要有醛类或烯类物质的存在,它们的聚合能力与氟化相结合,颜色就产生了。相反的,如果你能够破坏PF5的产生,或者破坏烯类、醛类 物质的生成,也能够破坏变色反应。前者使用弱碱性的物质即可,比如TPPi或醇锂,胺类等(不能用强碱是因为它促进酯的分解和锂盐的降解);后者使用还原性的物质即可,比如TPPi、金属铝或其它还原性成分。电解液在铝瓶中,可能是受铝还原性的影响,电解液的变色要变慢,酸度也低一些。另外,在玻璃容器中变色要快一些,可能是光照的能量加速了变色过程。另外,电解液中如果水分过多,例如故意加入大量水分,LiPF6分解产生的PF5就会水解成HF和磷酸,也不会发生变黄,是能够证实这些推断的。不过对中间产物POF3,我不太确定它导致变黄的效果如何,按推测它应该是弱于PF5的,因为它的反应活性要弱一些。

TPPi的功效

TPPi加入到电解液中,其实有至少三个方面的优点:

  1. 抑制电解液变色的作用。不单独对六氟磷酸锂引发的变色有奇效,对DTD引发的变色也有很强的效果。TPPi是一种兼具还原性和弱碱性的化合物。弱碱性可以中和PF5或POF3这类Lewis酸,减少它们氟化的效果(大概就是“软碱亲软酸“吧),还原性又可以消除光照的能量 或氧化剂引发的一些氧化性成分,如初生态的氧原子或激发态的氧分子等,使之能级降级而淬灭。这样就抑制了电解液的变色。

  2. 降低负极电位,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初始电压(OCV,Open Circuit Voltage)。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电解液中不加TPPi,在磷酸铁锂电池体系中,电池刚注液后的初始开路电压,可能会比较低,但加了TPPi之后,则可以提升这一初始电压,即使是加入的TPPi量只有区区的 150ppm。究其原因,我推测可能是磷酸铁锂电池的碳负极材料,在生产时存在少量的氧化性物质(氧化性气体或其它杂质),会使得负极材料(石墨类)表面产生一些羟基自由基或碳氧键之类的结构,虽然比例不多,但会拉高负极的开路电势,这样电池的开路电压就会比较低。而加入TPPi之后,由于其还原性,它反应掉了负极表面这些氧化性的成分,开路电势下降,电池的总电压就上升了。这种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初始电压的效果,是经过实验验证的。

  3. 因为它的弱碱性,电解液的酸度也会有轻微的下降。可能是 HF与亚磷酸酯的反应,这个容易理解。

    此外,还有不少文献报道,亚磷酸酯可以提升电池的高电压循环性能,原因在于它能够湮灭正极在高电压上产生的氧化性成分,自身转化为较为耐压的磷酸酯,从而提高了电池的高电压性能。比较常见的有代表物有三氟乙基的亚磷酸酯,三甲基硅基的亚磷酸酯,不过有效的用量通常都在0.5到1%以上。在100多PPM的浓度下亚磷酸酯是起不到方面的效果的。

    亚磷酸酯的选择与用量

    虽然其它的亚磷酸酯如亚磷酸三甲酯TMPi,亚磷酸三乙酯TEPi等,也具有类似的效果,但它们的挥发性大,气味更加难闻,实际使用中,很容易在化成车间引发强烈的难闻的气味,往往被客户投诉,因此并不常用。之前我还筛选过一些分子量比TPPi大得多的亚磷酸酯,常温下是固态,蒸气压很低,没有气味问题,但其溶解性不如TPPi,会给工艺或品质管制带来一定的不方便,成本上也比常见的TPPi要高一些。

    不过,当年论文中的实验,我个人感觉还不够精细,TPPi的用量其实远不用1000ppm这么多,如果电解液原料质量正常,它最佳的用量在100~200ppm左右,推荐在150ppm左右,这个用量上,完全不会影响到电池的各种性能,但对抑制电解液的色度,确实是大有帮助的。如果TPPi用量过高,比如在3000ppm以上,对电池是有少量的负面影响的,比如容量、内阻和自放电等指标。究其原因,亚磷的还原性以及苯酚基的不耐氧化,可能对正极产生了不良影响。


    TPPi使用的“友好含量“

    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如果没有TPPI这类成分的“保驾护航”,电解液要在30来度下保持6个月色度不超过50Hazen还是有困难的。但少量的TPPi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其实把它作为一种有益的抑制变色的添加剂,并无不可,建议的使用浓度是100~150ppm即可。

    少量添加的TPPi(一般在50~300ppm。这一段合理使用没有不良影响的浓度范围,我姑且称之为“友好含量”)并不会给电池性能带来可见的影响,但如果加入量过多,例如达到3000 ppm左右,则可以观察到对电池的容量、内阻、自放电等多方面有轻度的不良影响。因此管控这个量是非常重要的。好在即使只有50ppm TPPi,现在在气相色谱-质谱仪中也很容易被检测到,管控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使用的关键在于不要超过规定的友好含量。

    为什么没有正式认可TPPi?

    为什么TPPi使用较多,但又未被认可为正式的添加剂成分呢?这主要是电池企业和电解液企业的目的有所不同导致的。从配方设计上来看,绝大部分关注的都是电解液在电池中的功能,比如高电压、过充、降内阻的能力和相应的添加剂,林林总总的很细致,研究也很深入,但对于另一面,电池企业又很少关注电解液自身在使用前生产存储的需求,而偏偏TPPi又只是有益于后面这一需求,因此电池企业的配方设计者不重视这一要求。而电解液的制造者们有这一方面的需求,又不好意思正面提出这样的需求,则是因为有一种“成见“的存在:下游客户往往认为,只要电解液中加入TPPi,就会被用户认为是电解液供应商自身的质量管控能力不足,杂质过多,电解液需要用TPPi来维持不变色,因此也开不了口提出这样的建议。因此这种奇怪的状态也就一年年的维持下来了。

    另外,在开发和试用电解液样品的实际过程中,从调配好电解液,到电池测试,这个时间比较短,电解液不容易看出变色(色度在20Hazen以下一般看起来不明显,除非用比色管等方式加强吸光度进行比对),因此,设计配方的工程师,往往不太会关注到电解液保质期变色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电解液的保质期,常规型号约定的都是6个月左右,由于库存或订单变动的原因有时产品会存贮很长时间,远远长于配样到电池注液的时间差,时间一长,变黄的效果就越来越明显。因此会出现“设计与测试时OK,但量产时容易出现变黄“”的现象。

    之所以上面我解释那么多,电解液变色的原因,以及变色的不可避免性,正是为了解析这个死结,希望大家能够正视六氟磷酸锂的本性导致了这个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质量管控是否有力的问题。

    当然,如果溶剂中醇类杂质过多,对变色也不利,但杂质醇对电解液酸度的不利会更快的反映出来--生产后搁置一周左右,各种醇都能够与LiPF6作用而转化成酸,远比变色来得快,更容易判断。

    因此,在电解液中加入友好含量(大约是50~200ppm)的TPPi,对电解液的存储和使用是有益无害的。如果电解液中使用了不良的原料导致的结果,也可以通过其它指标反映出来。

    有朋友会问: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类成分在友好含量之下是有益无害的,为什么不直接把它指定到配方之内呢?其实认知是有个过程的, 局部认知与整体认可又往往有较长的时间差. 不过, 这两年我很高兴看到,已经有部分对添加剂比较了解的厂家做出了改进,直接在配方中规定了TPPi的含量,允许电解液配方中含有TPPi, 这样的设计反而是对电池性能和电解液存储都有益,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也避免了电解液厂家之前被动的灰色地带的一些作法。

    因此,希望在此能够为TPPi正名 ,把它作为一种有益的添加剂,设计进电解液成分清单,并严格控制在友好含量之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210-1362850.html

上一篇:车牌归属地 练习游戏
下一篇:启用一个新的邮箱
收藏 IP: 210.13.108.*| 热度|

1 guest6931995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