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在营养学研究的应用(7)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其它单糖和双糖的研究

已有 520 次阅读 2023-2-10 00:2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在营养学研究的应用(7)

作者:丁文京

版权:国作登字-2020-A-00030567

目录

第九章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其它单糖和双糖的研究

第一节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单糖的研究

一、山梨醇吸收不良与不耐症

1、山梨醇和氢和甲烷氢呼气试验

2、山梨醇不耐症

3、糖尿病人山梨醇不耐症的研究

4糖脂对山梨醇肠道吸收的影响

二、葡萄糖苷水解酶抑制剂

1、摄入α-葡萄糖苷水解酶抑制剂后的蔗糖吸收不良

2关于α-葡萄糖苷酶的动物实验

3、类似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草药

三、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其它单糖研究

1、阿洛酮糖

2、山梨醇、甘露醇等氢呼气试验测量口盲传输时间

3、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

第三节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双糖的研究

一、蔗糖吸收不良和不耐症

1、蔗糖吸收不良和不耐症

2、低蔗糖血症患者呼出氢

3、呼气氢试验与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症

4、氢呼气试验用于儿童蔗糖不耐症的研究

5、原发性和继发性蔗糖吸收不良症

6、HIV感染儿童的双糖吸收不良

7α-葡萄糖苷水解酶抑制剂抑制蔗糖吸收

二、异麦芽糖吸收不良和不耐症

1、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症的氢呼吸试验值

2、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和肠易激综合征

3、蔗糖苷酶治疗先天性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症

4、酿酒酵母治疗先天性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症

三、呼气实验用于其它双糖和双糖衍生物的研究

1、麦芽糖醇后的耐受性和呼气氢排放

2、低聚异麦芽糖对胃肠道耐受性和血糖反应

3、摄入14C-麦芽糖醇的代谢

4、普鲁兰多糖是人体缓慢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5纤维二糖的生物利用度及人体呼气排氢研究

6、关于二果糖酸酐III和异麦芽酮糖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研究

第一节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淀粉代谢的研究

一、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淀粉类大分子的研究

1、淀粉和抗性淀粉

2、抗性淀粉的功效

3呼气试验检测淀粉吸收

4抗性淀粉可以作为能源

5、淀粉吸收不良

二、不同抗性淀粉的比较

1、不同抗性淀粉的比较

2、不同抗性淀粉的肠道传输和发酵

3、β-环糊精在人体肠道中的代谢特点

4、抗性糊精对生长激素释放肽的影响

三、抗性淀粉对人体的影响

1抗性淀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2、抗性淀粉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分泌反应及氢气生成

3、抗性淀粉增加人体呼气氢和血清醋酸盐

4治疗糖原贮积性疾病的新型淀粉

第二节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膳食纤维研究

一、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膳食纤维研究

1、膳食纤维

2、膳食纤维建议食用量

3膳食纤维对盲肠发酵的影响

4膳食纤维对肠道气体生成和小肠传输时间的影响

5、几种膳食纤维制剂的相对有效能评价

6、纤维黏性和颗粒对结肠的影响

7、不同膳食纤维的发酵与粪便梭状芽孢杆菌

二、甲烷呼气试验在研究中的意义

1、含膳食纤维的饮料产生的呼气氢和甲烷

2、产甲烷菌群对山梨醇或燕麦纤维呼气氢和症状反应

3、纤维饮食对健康受试者的甲烷生成和结肠pH

4、呼气氢和甲烷作为大豆纤维表观消化不良指标

三、呼气实验研究膳食纤维的应用

1膳食甲基纤维素对人体的影响

2、抗性葡聚糖和抗氢化葡聚糖的代谢和生物利用度

3、富含纤维配方奶粉对婴儿绞痛的影响评价

4膳食纤维对饱腹感作用

5谷类纤维改善超重和肥胖妇女的全身胰岛素敏感性

6葡甘聚糖预防胃手术患者餐后低血糖

7、传统丛林食物对糖尿病有对保护作用

8、利福昔明与憩室病患者膳食纤维的相互作用

四、低聚果糖氢呼气试验

1、低聚果糖

2、低聚果糖在人体肠道中的去向

3、短链低聚果糖对健康饱腹感的影响

4、低聚果糖吸收不良的症状

5、低聚果糖和菊粉对人结肠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刺激作用

6、低聚果糖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对照试验

参考文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75602.html

上一篇:氢和甲烷呼气试验在营养学研究的应用(6)酶、酸奶和益生菌应用于乳糖吸收不良和不耐症
下一篇:氢和甲烷呼气试验在营养学研究的应用(8)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用于食物研究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