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视网膜病变学习笔记(二)

已有 830 次阅读 2022-10-8 05: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视网膜病变学习笔记(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发达国家工作人口致盲的主要原因,也是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可能受损,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发达国家致盲的主要原因。通过向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获得类似I型糖尿病的疾病。向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和对照大鼠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5ml/Kg,4周)。氢处理后评估视网膜凋亡和血管通透性生物标记物,并通过气体减少。结果表明,氢有可能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先前对各种器官的研究表明,富氢盐水不仅具有相当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而且还能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在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中评估了富氢盐水对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富氢盐水预防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抑制引起的早期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富氢盐水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检测氢盐水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通过测量进入视网膜的伊文思蓝渗漏来评估视网膜血管通透性。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和测量半胱天冬酶-3活性来评估视网膜凋亡。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厚度。

强光可以损伤视网膜中的光感受器,这与过度氧化损伤有关。为了研究富含氢生理盐水对光诱导视网膜损伤的影响,使用富含氢的生理盐水也可以改善视网膜的光诱导损伤。田等人使用强光照射大鼠的右眼,而左眼作为对照。在光照前(预防组)或光照五天后每天(治疗组)对动物进行未治疗或腹膜内注射富含氢的生理盐水治疗,然后获得视网膜电图(ERG)记录,并对动物的眼睛进行切片和光镜检查。光损伤可以通过ERG进行评估,两组富含氢的生理盐水组动物的损伤显著减少,这是通过ERG幅度减少来评估的。例如,光损伤导致ERG振幅降低70%,而预防组振幅降低50%,而治疗组仅损失30%。组织学检查表明,光损伤动物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有显著损失,但氢强化盐水处理组的视网膜上皮几乎正常,氢预处理组介于未处理和氢强化盐处理动物之间。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失几乎完全是由于视网膜光感受器的光损伤。

氢快速扩散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应用载氢滴眼液

暂时性眼压升高引起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通过产生活性氧引起神经元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氢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气体,可选择性地减少羟基自由基(*OH),并抑制多个器官中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氢负载滴眼液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通过提高眼压60min诱导大鼠视网膜缺血。通过将氢气体溶解到饱和水平的盐水中制备氢负载滴眼液,并在缺血和/或再灌注期间持续给药于眼表面。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天,定量视网膜中的凋亡细胞,并通过4-羟基壬烯醇和8-羟基-2-脱氧鸟苷等标记物评估氧化应激。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七天后,通过测量视网膜厚度来量化视网膜损伤。

当持续给药含氢滴眼液时,玻璃体中氢浓度立即升高,缺血再灌注诱导的*OH水平下降。滴眼液可减少视网膜凋亡和氧化应激标记物阳性细胞的数量,并防止视网膜变薄,同时伴随Müller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滴眼液使视网膜厚度恢复率提高了70%以上。

氢对人体没有已知的毒性作用。因此,结果表明,氢负载滴眼液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神经保护和抗氧化治疗急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

Oharazawa H, Igarashi T, Yokota T, et al. Protection of the retina by rapid diffusion of hydrogen: administration of hydrogen-loaded eye drops in 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2010;51(1):48749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58448.html

上一篇:[转载]氢对眼睛作用的学习笔记(二)
下一篇:视网膜病变学习笔记(三)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