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益生菌对大鼠小肠大面积切除后肠道再生和细菌移位的影响

已有 1672 次阅读 2022-4-20 13:2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益生菌对大鼠小肠大面积切除后肠道再生和细菌移位的影响

背景/目的:由于益生菌具有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的能力,因此被提倡用于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本研究旨在确定大鼠小肠大面积切除后,PROs对细菌移位和肠道再生的影响。

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个实验组:假大鼠行肠横断和再吻合,短肠综合征大鼠行75%小肠切除,短肠综合征-PRO大鼠行肠切除,并在第4天至第14天在饮用水中给予PRO。术后第15天测定肠结构变化(肠周长、肠道和粘膜总重量、粘膜DNA和蛋白质、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肠细胞增殖和肠细胞凋亡)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肝脏、门静脉血和外周血的细菌移位(BT)。

结果:假手术大鼠肠系膜淋巴结(I级)、肝脏(II级)和血液(III级)的BT含量为20%。短肠综合征大鼠表现出100%的BT转移到淋巴结(I级)和肝脏(II级),40%转移到外周血(III级)。与未经短肠综合征治疗的动物相比,PROs治疗导致所有3个靶器官的BT显著减少,并减少肠细胞凋亡。短肠综合征大鼠的空肠和回肠重量、粘膜DNA和蛋白质、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显著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与假手术动物相比,短肠综合征大鼠空肠和回肠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也更高。与未经短肠综合征治疗的动物相比,短肠综合征-PRO大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增加(与短肠综合征大鼠相比),空肠和回肠的凋亡指数轻微降低。

结论:在短肠综合征大鼠模型中,PROs通过可能依赖于肠粘膜完整性的机制降低BT。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34814.html

上一篇:短肠综合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衰竭
下一篇:在短肠综合征仔猪模型中,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并与结肠炎症有关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