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已有 2447 次阅读 2022-1-3 00:58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的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严重受一个人的突变类型以及身体甲基化和产生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酶的能力受到影响的程度的影响。身体产生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越少,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症状可能越严重。一些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相关的情况包括:自闭症、上瘾(吸烟、吸毒、酗酒)、唐氏综合症、频繁流产、男女不育、肺栓塞和其他血块、抑郁和焦虑、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化学敏感性、帕金森病、肠易激综合征、脊柱裂、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乳腺癌、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症、多发性硬化、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甲氨蝶呤毒性、氧化亚氮毒性、自身免疫、胃肠道问题。

如何知道是否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

虽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但要确定是否有突变,唯一的方法是通过血液或唾液测试来验证基因。如果担心可能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在进行基因检测时有几种选择。基因图谱将提供识别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所需的所有原始数据。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支持

天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治疗和饮食

避免服用消耗或阻碍叶酸或B-12吸收的药物。

由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将B族维生素转化为其活性可用形式,因此阻碍B族维生素吸收的药物会加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避免服用某些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消耗或阻止某些B族维生素(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而导致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恶化,包括避孕药、甲氨蝶呤、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胆固醇结合药物、二甲双胍。

1.避免服用含叶酸的东西

叶酸是活性叶酸(B族维生素之一)的灭活形式。为了被身体转化为一种活性的可用形式,它必须经历甲基化。摄入高水平的叶酸对那些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的人来说是有毒的。

2.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许多加工食品含有人体无法正常加工的合成叶酸。

3.多吃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瑞士甜菜或芝麻菜,富含自然甲基化形式的叶酸,身体可以更容易地处理这些叶酸。

4.避免接触环境毒素

由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会阻碍身体排毒能力,因此将中毒负荷降至最低非常重要。完全避免毒素是不可能的,但减少接触的一些方法包括:

避免接触重金属,口腔治疗避免使用汞合金。

避免在炊具中接触铝。

使用天然清洁产品

使用天然美容产品

饮用优质过滤水

空气净化器

5.食用草食和有机动物产品

肉类和其他动物产品的质量和营养状况因动物的饮食而急剧变化。当动物接触到的毒素最终进入餐盘时,它们会被传递到身上。尽可能选择草食和有机食物。

6.服用维生素

由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会阻碍身体正确转换必需营养素的能力,因此服用高质量的补充剂有助于抵消这些影响。可以使用的补充剂包括甲基B12、L-甲基叶酸、三甲基甘氨酸(TMG)、N-乙酰半胱氨酸(NAC)、核黄素、姜黄素、鱼油、维生素C、D和E、益生菌。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突变的双纯合子,应该非常谨慎地补充甲基B12和L-甲基叶酸,因为有些人不能耐受高剂量。一个好的经验法则是一个接一个地引入营养素,并观察任何不良反应。补充烟酸时要格外小心,因为烟酸会抑制甲基化。

7.花时间排毒

由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会削弱身体排除毒素的能力,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每周几次的温和排毒方案来支持身体。这可包括:红外线桑拿、泻盐浴、干性皮肤刷、经常运动或出汗。

8.关注肠道健康

当身体使用某些营养素的能力受损时,关注肠道健康尤其重要,这样身体才能尽可能有效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素。重要的是要记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并不一定会导致疾病,但它确实会让更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它会阻碍身体正常运转的能力。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有能力影响自己的健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19339.html

上一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
下一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基因劣势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