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霉菌侵入途径和慢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已有 2135 次阅读 2021-12-29 06:00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霉菌侵入途径和慢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1、霉菌侵入人体途径

如果有接触霉菌的历史,有毒霉菌可能是胃部问题的原因。这是因为真菌毒素,一些霉菌的有毒副产品,以及对真菌毒素的免疫反应,会对的肠道衬里造成损害,损害的肠道微生物群,导致肠道渗漏。肠道渗漏为一系列其他健康状况打开了大门,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疼痛、慢性疲劳和环境敏感性。接触有毒霉菌会无论吃什么都可能患上严重的胃肠病。有一些病人严重到只能吃一两样东西不产生腹胀、腹泻、恶心、呕吐或其他消化问题。

根据2017年《国际环境与公共卫生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发生、毒性和分析”,每年有25%的收获作物对真菌毒素污染检测呈阳性。虽然毒性水平通常很低,以至于的身体可以在几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将其排出,但吃什么以及如何清洗、储存和准备食物仍然很重要,即使霉菌不可见。

除了食物来源外,真菌毒素的暴露还可能通过吸入和皮肤途径发生,特别是当暴露在水损坏的建筑物中时。人们认为,许多空气中的真菌毒素一旦从周围空气中吸入,就会被摄入体内,造成肠道损伤。然而,有一项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间接机制,这种机制在这些化学物质直接影响免疫应答基因和转录因子的情况下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正是导致广泛炎症、膜渗漏以及免疫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的原因。

对于那些具有慢性炎症反应综合征(Chron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IRS)遗传易感性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具有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免疫应答基因型的人不能产生识别和清除体内生物毒素的抗体。这会导致一系列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系统的化学信使)失调,最终导致慢性炎症反应。

2、霉菌病和慢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慢性炎性反应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多系统疾病,由暴露于包括真菌毒素在内的生物毒素引起。有时也称为生物毒素病或霉菌病,最初被认为仅由霉菌暴露引起。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细菌、霉菌和各种病毒感染也与慢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当这个紧密连接的屏障破裂时,诸如未消化的食物和有毒化学物质等东西现在可以通过肠道屏障。它们进入血液循环,不仅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还会导致免疫系统对化学物质/食物产生反应,这有时会导致自身抗体的形成。这些自身抗体会引起全身的各种炎症反应和各种症状。

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在处理像慢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这样的复杂疾病时,这是一个相当两难的问题,慢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与莱姆病、埃立克体病和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等其他疾病的症状重叠。慢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被误诊或诊断不足。

3、慢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症状

一般症状和体征包括疲劳、虚弱、流感样症状、疲惫、失眠、对环境的敏感性,以及各种医生可能做出的多重诊断。

眼/耳/鼻/喉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或模糊,眼睛对光线敏感,眼睛容易流泪,眼睛下方有浮肿/黑眼圈,夜盲症,耳鸣,听力丧失,头晕,鼻窦/鼻塞,鼻出血,对气味敏感,声带息肉,鼻息肉,喉炎或声音刺耳,喉咙灼热或喉咙痛。

肌肉骨骼症状包括关节痛、射击痛、冰镐剧痛、灼痛、刺痛、肌肉痉挛、肌肉酸痛、肌肉无力、短暂的疼痛/四处移动的疼痛、抽搐、痉挛性肌肉、查理马、手像爪子一样卷曲、脚趾/脚卷曲、晨僵。

肺/心脏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和心动过速(心跳加快),伴有运动、咳嗽、喘息、哮喘、肿胀或水肿、心悸、间歇性心脏病。

消化/肝脏/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口腔金属味、胆汁反流、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体重减轻、体重增加、尿频。

神经/内分泌/免疫症状包括失眠、头痛、头晕、精神错乱、注意力不集中、短期记忆差、健忘、记不起名字或单词、单词记忆差、定向障碍、学习能力下降、极度口渴、低血压、体温调节差、麻木、刺痛、震颤、眩晕、帕金森氏症样症状、情绪波动、,焦虑、易怒、缺乏性欲、淋巴结肿痛。

皮肤症状包括皮肤敏感,皮肤发痒,感觉像虫子在皮肤上爬行,感觉像虫子叮咬,但什么都没有,容易擦伤,痒丘疹,皮肤酸痛,皮肤凹凸不平,皮肤增厚,皮肤脱皮,灼热感,脸红,出汗-特别是在晚上,静电冲击,皮肤对阳光有反应,甚至有时通过衣服,白癜风、樱桃血管瘤和荨麻疹,俗称荨麻疹。

四肢症状包括手/脚发冷,手和脚变色,如白色和红色斑点,身体部分麻木,如脚“入睡”,刺痛,手颤抖,手指或脚趾痒。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18584.html

上一篇:霉菌感染使肥大细胞活化
下一篇:霉菌毒素引起的健康症状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