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的实施方案

已有 1193 次阅读 2021-3-15 06:21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的实施方案

    我们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与方式方法和工作步骤几个方面介绍我科将如何开展氢和甲烷呼气检测的实施方案。

目标要求:我们的目标是把氢和甲烷呼气检测做为我科一项常规检查项目,做为功能性胃肠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炎性肠病、腹胀、腹泻、乳糜泻、便秘、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病等患者的病因学筛查方法,以及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的检测方法。

工作内容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医生的培训,使之熟悉这项技术的应用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2、 对患者的教育,包括制作宣传板、宣传页,使患者了解这项检测技术的目的、作用、方法。

3、 在科室准备相应的场地放置设备便于开展。

4、 安排具体的技术人员负责使用设备。

5、 请设备供应商来科室介绍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日常保养方法等。

工作步: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 用宣传页告诉患者检测的目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和检测前的准备。

2、 每日检测前用生产工厂提供的标准气体校正设备。

3、 患者在检测前按照要求做好准备。

4、 收集患者空腹状态的呼气样本一份,作为空腹基础值数据。

5、 请患者和150毫升含有10克乳果糖的温水。

6、 之后每间隔30分钟收集一次患者的呼出气样本,直到低150分钟结束。

7、 用专用检测氢和甲烷的呼出气体分析仪检测患者的呼出气样本。

8、 把检测结果录入专用的软件。

9、 根据《氢和甲烷呼气实验在胃肠道的应用:北美共识》的建议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或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及消化不良。

 

开展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的目的、意义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是由多项国际标准推荐推荐使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无创检查技术。我们开展这项技术的目的是引进新的检查技术,开展新的诊疗项目,为科室培养人才,提高科室的诊疗水平,从多个方面促进科室的发展。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在临床由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肠道微生态是当前医疗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这个领域中与临床疾病关系最密切的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氢、甲烷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肠粘膜进入血液循环,最终从肺呼出。通过检测呼出气中氢和甲烷的含量,可以帮助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因此这项技术被多项国际标准推荐。开展这项技术可以使科室的发展直接与国际前沿接轨,快速提升科室的诊疗技术和学术水平。

    第二、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因为一直缺少有效的诊断方法,也是一直是困扰我科对这些患者的诊疗。国内外都有大量研究证明那些困扰患者多年的不明原因的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以及烧心和胃食管反流都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有关。采用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可以用无创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到这些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进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治疗。

第三、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直是困扰临床的疾病。通过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方法,可以从肠易激综合征中区分出类似肠易激综合征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我们称之为“肠易激综合征样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并且又可以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精确地区分出不同的亚型,如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过度生长导致的以产氢气为主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以产甲烷古生菌为主导致的以产甲烷为主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以及同时发生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古生菌过度生长的混合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因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古生菌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不一样,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氢和甲烷呼气检测的结果,由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第四、近年来国际日益增多的研究发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多种其他系统的疾病有高度相关性,甚至应该关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以导致肠漏和多种肠道外疾病。有了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我们可以帮助这些疾病找到发病原因,改进对这些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第五、氢和甲烷呼气检测可以帮助诊断各种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如在我们中国人发病率高的乳糖不耐受,发病率不太高的果糖不耐受,以及各种碳水化合物不耐受。这个检测技术还可以帮助诊断继发性消化酶的缺乏,如慢性腹泻、慢性胰腺炎等。还可以帮助找到营养不良的原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76763.html

上一篇: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
下一篇:[转载]转诊接受抗反流手术患者的肠道失调患病率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