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的技术路线与操作规范

已有 1563 次阅读 2021-3-15 06:10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的技术路线与操作规范

我们的技术路线是要达到研究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每一步骤的关键点要可以阐述如下:

1、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首先从《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国内外权威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对以下关键词做中英文检索。中文检索词包括:甲烷、产甲烷菌、肠道菌群紊乱、氢和甲烷呼气检测。英文检索包括:methane, methanegenous, hydrogen and methane breath test。充分了解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意义、使用方法、国际标准、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关系,包括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潜在的风险。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与国内使用此项技术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专家交流,并切请厂家的技术人员来科室介绍有关技术的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并现场演示使用。

经过上述基础工作完成后,我们理解了这项技术对我们临床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明确了具体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充分了解了应该如何在临床开展这项工作。

2、技术手段:

首先,请厂家的技术人员来科室讲课介绍这种新的检测方法,在理解这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完善临床检测方案,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差。

然后,从科室选择合适的专人负责检测的操作和设备日常维护,保证检测可以正常开展。同时,安排科室的房间,准备出足够的空间开展这项检测项目。

第三,让科室的所有医生都学习这项技术,了解对我们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学习正确解读这项技术的检测报告,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检测的具体步骤:

首先,制作一份为患者准备的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患者检测须知,发给需要做检测验的患者,做好检测前患者的教育,告知患者做好配合,做好检测前准备。

本检测需要在空腹情况开始,除白开水外,需要禁食12小时,禁食期间严禁服用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碳酸饮。

告知患者来医院前排大便、清洁口腔、禁止吸烟和剧烈运动。

呼气实验检测的过程如下:

1)患者空腹到医院后,给患者做采集气体样本的指导。让患者首先吹一口气,测量呼气中氢和甲烷呼气的空腹基础值。

2)然后让患者服用150毫升溶解有10克乳果糖的温水。乳果糖的商品名叫杜密克,用于治疗便秘,检测前为病人开药。

3)服用乳果糖饮料后,每间隔30分钟测量一次呼出气,监督患者按照检测的要求按照时间准时收集气体。(厂家给气体采集袋按照先后顺序编号便于患者使用。)

4)检测到至150分钟结束。

5)在检测过程中患者要及时记录可能出现的症状。

6)用专用的软件分析检测结果,医生根据检测结果提出诊断建议。

7)根据诊断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4、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开展氢和甲烷呼气检测这项技术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如下:

1)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在国内外医学微信数据库检索这项检测方法中,我们认识的氢和甲烷都是微量气体,呼出气中的浓度为每百万个分子中的含量,因此,数据的可靠性对检测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只用用固态传感器制作的设备才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为此,我们选择有多项国际标准采用的,有SCI文献证明的美国Quintron公司的采用固体传感器技术制作的专门用于检测呼出气体中氢和甲烷的呼出气体分析仪,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2)为了保证每天数据检测保持一定的可靠性,我们每天在做检测之前,都使用厂家提供标准校正气体对设备进行校正。

3)只有肺泡才是血液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为了保证采集到肺泡气体,我们采用有专利设计的专用的肺泡气体采集装置和咬嘴。同时,为了验证所采集的气体样本与肺泡气体的一致性,我们采用《氢和甲烷呼气实验在胃肠道疾病应用:北美共识》推荐的方法,使用二氧化碳校正技术以保证我们检测的气体样本保持和肺泡气体的一致性。

4)对检测报告的解读是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之一,我们采用《氢和甲烷呼气实验在胃肠道疾病应用:北美共识》推荐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更符合实际的诊断。为此,我们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为科室的医生做系统和细致的培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76760.html

上一篇: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
下一篇: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有关疗效的判定标准和评估方法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