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肥胖

已有 1506 次阅读 2021-2-13 22:29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甲状腺功能减退

显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细菌过度生长有关,二者成恶性互动关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胃肠动力减退可能促进细菌过度生长,导致慢性胃肠症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很常见,使用氢和甲烷呼气实验研究显示54%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Lauritano EC, et al., 2007.)。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干扰左旋甲状腺素的吸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是由脱碘酶调节的。2型脱碘酶是主要的T4激活酶,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存在可能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起到关键作用。小肠细菌的代谢产物脂多糖刺激下丘脑内侧(MBH)的2型碘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D2)活性持续升高, 这一机制可能与感染相关的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对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评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4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和肥胖是以胰岛素抵抗和低度炎症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和肥胖是两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伴随着潜在的多种严重并发症。肥胖的病因是复杂的,既包括生物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这两种病的共同特点是慢性、低度炎症、长期存在、多种并发症有关。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的主要诱因。对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揭示,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证实了肠道微生物群与肥胖/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因果关系。肠道菌群中的脂多糖可引起慢性亚临床炎症过程和肥胖,通过激活TLR4导致胰岛素抵抗。循环短链脂肪酸的减少也可能在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和肥胖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他机制包括胆汁酸、支链氨基酸(BCAA)和其他一些鲜为人知的因素的影响(M J A Saad,  et al., 2016.)。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领域应该为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合并症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代谢性疾病的中心是与低级别炎症状态相关的胰岛素抵抗。脂多糖、低度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的关系提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是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一个原因。荟萃分析发现,肥胖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风险大约是非肥胖者的两倍,当只包括西方国家的研究时,风险增加到三倍并达到统计学意义(K Wijarnpreecha, et al., 2019.)。

脂多糖是一种强烈的刺激释放细胞因子,是胰岛素抵抗的关键诱导因素,是引发代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导致内源性脂多糖在肠道内持续产生,通过TLR4依赖机制在生理上转移到肠道毛细血管;通过脂蛋白促进的机制从肠道向靶组织运输,当它与先天免疫细胞表面的mCD14和TLR4复合物结合时,触发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导致代谢受损。

血浆脂多糖的代谢浓度是触发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的充分分子机制。脂多糖引起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触发炎症因子的表达,类似于高脂饮食:一种CD14依赖机制。CD14本身可以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的基本生理状态,脂多糖受体CD14通过控制胰岛素敏感性,设定代谢疾病发生的阈值。TLR4需要CD14作为一个限速步骤来介导脂质诱导的细胞因子分泌,随着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IL-6、TNF-α、IL-1和PAI-1在脂肪库、肝脏和肌肉中的表达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K Wijarnpreecha,  et al., 2019.)。

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与肥胖、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发展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清楚。对小鼠和人类的研究都有助于证明肠道微生物群通过提高食物的能量产量和调节改变宿主代谢途径的膳食或宿主衍生化合物对宿主代谢的影响。促进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肠道微生物群特征是肥胖时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代谢产物改变、会增加肠道通透性,导致全身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促进肥胖并影响外周器官的代谢过程,例如控制大脑的饱腹感;从肠道释放激素(如PYY和GLP-1所示);脂肪组织、肝脏和肝脏中脂质的合成、储存或代谢肌肉(V Tremaroli and F Bäckhed. 2012.)。

通过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脂多糖增加、肠粘膜炎症、肠漏、全身炎症、靶器官炎症、最终导致的脂肪合作增加和包括骨骼肌在内的多种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这一系列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为我们从肠道微生态入手作为一个靶点,寻找更好地开发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新的道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72051.html

上一篇: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桥本氏甲状腺炎和Graves病
下一篇: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治疗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