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运动、微生物和肠道健康

已有 1365 次阅读 2021-1-20 14:21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运动、微生物和肠道健康

这些潜在机制有助于解释科学家观察到的微生物群与肠道健康之间的一些联系。例如,结直肠癌患者体内产生丁酸盐的细菌数量减少,如蔷薇科和紫菜科。丁酸盐在健康细胞中刺激表观遗传修饰,导致细胞更新和细胞增殖,而在结肠癌细胞中,脂肪酸通过表观遗传学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死亡,这表明锻炼对结肠癌患者有益。

为了测量运动对抗肠道炎症的益处,伍兹和他的同事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第一次运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并于2017年发表了研究结果。他们从运动和不运动的老鼠身上取下粪便,然后把这些物质转移到无菌老鼠体内。然后,一旦受试者体内的微生物群建立起来,研究小组就给这些动物服用药物,在结肠中引发极端炎症。与从久坐动物体内接收微生物的小鼠相比,接受主动供体肠道微生物的小鼠体重减轻较少,炎症性疾病症状也更少。类似的治疗方案是否能帮助患有持续性炎症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仍有待检验。

另一组研究人员还利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来测试其对肥胖的影响。在去年10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他们报告说,将运动过的老鼠的粪便移植到喂食高脂肪饮食的肥胖老鼠身上,可以减轻体重,降低空腹血糖水平,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研究人员指出,研究结果表明,从捐赠者身上移植一种粪便微生物群,饮食均衡,经常锻炼,或者,在最好的情况下,两者兼而有之,有助于减轻肥胖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锻炼可以改善肠道健康

运动是一个健康的选择,无论你如何看待它。研究表明锻炼不仅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最近的研究表明,锻炼不仅对大脑功能有多重要,甚至对降低痴呆症的风险也是如此。运动对肠道健康的重要性的核心是肠道细菌的健康。因为它对整体健康和抗病能力有着广泛的影响。不断有研究报道体育锻炼对肠道健康的好处。

在2014年,爱尔兰的研究人员就证明了体力活动和重要的积极变化之间的显著联系,不仅是肠道细菌的多样性,而且是这些细菌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研究人员将职业运动员与对照人群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要高得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现在认识到肠道内生物体的高度多样性转化为各种健康优势。这项研究的作者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同时指出,更有效的是一项实际的干预性研究,在这项研究中,锻炼的人与久坐的人进行比较。

在2016年,加拿大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这篇有趣的报告显示了心血管健康和肠道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此外,他们能够将较高水平的心肺功能与肠道细菌产生重要代谢产物丁酸盐的能力联系起来。我们知道,丁酸盐是一种重要的短链脂肪酸,通常用于维持肠道健康,更确切地说,有助于维持肠道内壁的完整性。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最大吸氧量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心肺功能。此外,他们还对肠道细菌进行了基因评估,并再次证明,更高水平的心肺功能似乎与拥有一系列健康的肠道微生物有着非常显著的关联。在锻炼方面,以积极的方式改变肠道健康,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显示,在六周的时间里,参加耐力运动的人在肠道细菌的组成以及这些细菌产生的有利产品方面都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变化。有趣的是,这些积极的变化似乎与瘦身者的锻炼有更大的联系,并且在停止锻炼时迅速减少。正如作者所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导致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取决于肥胖状况,与饮食无关,取决于运动的持续性。很明显研究证明,主要是有氧运动会给肠道微生物带来显著的积极变化,并改善它们的功能。这些变化在瘦身者身上更为明显,一旦停止锻炼,这些好处似乎就消失了。而且,看起来每天6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这些积极的改变是最有效的。

规律的有氧运动对人体生理有很多好处,可以说是作为一种刺激性的压力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积极的适应。长期以来,人们已经知道,在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有氧运动诱导肠道通透性,这是许多胃肠道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一个特征。考虑到运动对健康的好处,运动引起的肠道通透性似乎不太可能超过积极的适应能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采用持续数周至数月的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肠道通透性指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8096.html

上一篇:体力活动改变肠道菌群
下一篇:急性运动会导致肠漏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