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关于肠漏的一些知识

已有 1970 次阅读 2021-1-17 23:08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关于肠漏的一些知识

肠漏是发生在消化系统的一种情况,细菌和毒素通过肠壁泄漏到血液中。当它正常工作时,肠道内壁形成一道屏障,使有益物质被血液吸收,同时阻挡有害物质。肠漏时,肠壁上有自然形成的间隙,允许肠道通透性。当这些间隙很小时,它们被称为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的屏障。然而,当肠道内壁不健康时,这些间隙会变得更大,从而为不需要的东西留出空间,比如部分消化的食物颗粒、某些蛋白质和毒素进入血液。这就是所谓的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质的通过会产生一个炎症循环和肠道细菌的变化。这个周期与许多慢性病有关。

肠漏综合征还不是被主流医学认为的一种官方疾病,而且对于所有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来说很难确定。这些症状通常看起来与其他健康状况非常相似,因此很难区分根本原因。便秘、腹胀和慢性腹泻是肠道渗漏的症状,在许多胃肠疾病和疾病中也有表现。营养不足也经常出现。疲劳、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和意识不清,是很难诊断的症状。广泛的炎症,关节疼痛,皮肤状况,如湿疹,皮疹,痤疮都与肠漏有关,但也有其他多种原因。

对于肠漏,科学和医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理解的地方。这包括是否肠漏是某些疾病的原因或症状。尽管仍有许多研究有待完成,对肠漏综合征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高。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肠漏存在的证据,以及它导致各种健康问题的迹象。肠漏至少是某些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和1型糖尿病)的前兆。此外,还有证据表明肠道健康对于维持除消化道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健康的重要性。当肠道中的细菌平衡被破坏时,它会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从而将物质释放到血液中,并在体内传播。同样,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一些危险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压力、营养不良和过量饮酒等已经被确定。

另一个有趣的研究领域是胃肠道和大脑之间的联系。大脑的轴叫做内脏。尽管仍有更多的研究需要进行,但一些研究表明,肠胃漏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这有可能创造出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新理解,以及革命性的治疗方法。

有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现的疾病,往往与肠漏有关。这些疾病包括乳糜泻、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IBS)或炎症性肠病(IBD),以及糖尿病和肝病。其中许多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含有自身免疫成分。自免疫反应已经被证明是恶化的存在有害物质进入血液从肠道。当这些物质穿过肠道屏障时,人体会将它们识别为外来物或有害物,通过免疫反应受到攻击。食物过敏是另一种与肠漏有关的疾病,它会导致消化问题和严重的健康问题。胃灼热、胃酸反流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通常是由于食物过敏和食物过敏引起的。

免疫系统是预防结肠癌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核心。尽管研究仍在进行中,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免疫系统直接受到肠道内微生物和细菌组成的影响。这是一种联系,需要更好地理解保持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性,甚至与癌症等严重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有关。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肠漏综合征的具体治疗方法,但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你的肠道健康状况,并纠正由肠道漏引起的症状。

由于对肠漏还缺少足够的认识,没有标准的诊断,因此也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这促使一些人探索自然或替代医学方法。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完全治愈肠漏的症状。但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肠道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有利于整体健康。采取行动改善肠道健康也可以缓解与肠漏综合征相关的症状。首先要确定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确定与之相关的任何潜在条件。还有一些日常习惯实际的改变,可以改善你的肠道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少压力,这有助于炎症的身体。持续的高质量睡眠和有规律的锻炼对肠道健康和身体其他系统都非常重要。最后,不要抽烟。如果你是一个吸烟者,把找到帮助你戒烟的支持作为你的首要任务。

营养是另一个对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的领域。多吃水果和蔬菜的均衡饮食。含有益生元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和全麦食品)对保护肠道内的有益细菌也很重要。你应该少吃些什么?一般来说,减少糖和甜味剂的摄入以及奶制品、鸡蛋和肉的摄入是很好的营养习惯。益生菌能促进好细菌的生长,有助于肠道内细菌的平衡。益生菌可以通过全食物来源或服用补充剂来食用。这两种来源都有助于增加肠道中有益的细菌,有助于消化、免疫和其他身体功能。抗生素药物以破坏肠道内细菌平衡而闻名。抗生素在消灭坏细菌帮助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消灭了好细菌。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以及在一轮抗生素后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将有助于恢复肠道内良好细菌的平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7679.html

上一篇: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精子发生障碍的潜在原因
下一篇:肠漏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