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hwy123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qhwy12345

博文

我国科研的黄金十年

已有 1150 次阅读 2023-8-13 08: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国科研的黄金十年

     1963年-1973年是我国科研的黄金十年,这个时期我国取得了许多科学技术上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对我们今天的科研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1. 陈中伟断肢再植

在1963年,我国医生陈中伟成功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他成功地将一名患者的断手重新接回,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将断肢接活,因此陈中伟被称为断肢再植之父,这标志着中国在断肢再植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对于器官移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给成功进行断肢再植手术的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牛胰岛素。这是中国第一种合成胰岛素的成功实例,标志着中国在生物化学和药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合成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重要的药物治疗选择,对于国内外药物生产和医疗保健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 屠呦呦青蒿素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他们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民间方药2000余方,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但380多次均失败。1971年屠呦呦读到了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给了屠呦呦灵感,她采用乙醇冷浸法,成功地证实青蒿提取物具有100%抗疟原虫效用,后续研究证实其作用成分为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高效的抗疟药,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屠呦呦的发现为全球对抗疟疾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是我国迄今唯一自然科学诺贝尔奖。

4. 袁隆平杂交水稻

1960年7月,袁隆平在水稻田中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是“天然杂交稻”。于是想到了杂交水稻增加产量的idea。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观察试验,袁隆平对水稻雄性不育进一步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看到《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之后袁隆平与其两个学生组成杂交水稻实验小组进行专职实验,1973年成功地培育出杂交水稻,袁隆平因这一成果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使中国成为全球农业领域的领先者之一。杂交水稻的产量远远高于传统水稻,为中国解决了严重的粮食危机问题,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5. 原子弹和氢弹

我国在1964年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试爆,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之后,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这标志着我国核武器进入了更高的新阶段。从原子弹到氢弹研究成功,我国仅用了二年多时间。这些成就让中国在军事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提高了国家的安全实力,并为国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人造卫星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自主研发的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发射能力的国家。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显示出中国在航天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显著进步,也为中国的科技和国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科技成就不仅在当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全球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时期的成果为中国在医学、农业、药学、军事和航天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这种具有国影响力的重大科学发现依靠的是原创科学理念,而不是科学积累。这在袁隆平和屠呦呦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袁隆平的原创重大科学理念是杂交高产,屠呦呦的原创科学理念是冷提取。重大原创科学理念才是重大科学成就的支撑支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4431-1398856.html

上一篇:从诺贝尔奖到治疗贫血新药
下一篇:[转载]孙立平:科学的密码在科学之外
收藏 IP: 111.32.99.*| 热度|

3 王安良 宁利中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