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hwy123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qhwy12345

博文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史

已有 11843 次阅读 2020-10-31 13: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

     水稻是我国居民的两大主粮之一,很早就受到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195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就对杂交水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下面是从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

1. 50年代到60年代的研究

image.png

image.png

2. 袁隆平70年代以前的研究工作

image.png

3. 水稻三系育种的研究

image.png

   image.png     

    从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来看,第一个从事水稻杂交研究的是林令霦,到1965年至少有二十多位研究人员对水稻杂交进行了探索。袁隆平从6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研究成功。非常有意思的是第一个进行水稻杂交试验的是农民姚恢之,看来粮食作物杂交增产的知识已经很普及了,连农民都知道了。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从50年代开始,60年代已经很普遍了,经过许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在70年代实验成功,对我国粮食乃至世界粮食产量产生了巨大影响。补充一点,我国最早研究杂交水稻的是丁颖,由于知网收录不全而查不到(丁颖,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稻育成之新种,中华农学会报, 1933)。

    袁隆平不是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在其之前有二十多个研究者。水稻远缘杂交的思想也不是袁隆平第一个提出来的,早在1959年金忠恒等就提出了。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是《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 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人琼斯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并提出水稻具有杂交优势。为什么我们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袁隆平解决了最关键技术难题,其研究结果是“repeatable, reliable, predictable”。这有些像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既不是最初的研究人员,也不是其后的研究人员,而是颁发给了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 Doudna),因为她们两个是最关键贡献者(见《2020诺贝尔化学奖掐头去尾留中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84431-1253559.html)。这说明在科学研究上,一些方面第一不一定是关键,关键是其结果是可重复的,可靠的,可预期的,而不是不能重复的,模糊不清的,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科学研究的结论具有确定性,客观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4431-1256479.html

上一篇:科学是什么
下一篇:新概念是否重要?
收藏 IP: 111.33.25.*| 热度|

8 尤明庆 杨正瓴 郑永军 张晓良 杨卫东 段含明 张学文 王大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