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禄的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wang 半导体、分子束外延与我

博文

也说基金申请

已有 3466 次阅读 2011-1-25 19: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金

   在中国,无论是像我一样刚刚新手上路(好像科学网现在就是这么称呼我的,呵呵)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还是业内的成名科学家,不重视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恐怕少之又少。或许少数财大气粗的课题组过去不在乎,但是今年基金委全面提升基金资助力度,连一个小小的青年基金都可以拿到以往面上项目的资助额度,恐怕就更加没人不在乎了。关于基金申请的技巧和经验,我没资格谈,有兴趣的可以参考科学网论坛或者小木虫论坛。我今天在这里想谈谈的是我对于青年学者选题的一点体会。    

1)没有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

Boss对我说,基金申请,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开始不理解,现在理解了。假如我是函评专家,每年都会收到十几二十份的本子,当我拿到本子后我会根据什么来判断是否通过?其实基金申请与论文投稿很像,但又很不一样。主要差别在于,基金申请除了销售自己的idea外,还要保证能够顺利结题。而论文则更像是一锤子买卖,发表了之后,如果你不继续往下做也没关系。所以如果我是评审专家,除了考虑你的idea之外,还要考虑你小子是否能够结题。怎么判断哪?就是研究基础,包括软件和硬件的。今年的本子开始打算写一个关于雪崩二极管单光子探测器的。老板说,你小子之前没有做过这个东西,也就是没有研究的软件基础,所以很难命中。自己想来想去,觉得老板说得有道理,所以只好换了一个方向。

当然,研究中除了软件基础外,还有硬件基础。我说我有一个非常好的idea,可以做一个火星探测器,结果我现在只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估计谁都不会支持你去做。其实站在评审专家的立场考虑下,可能也是为了我们这些小年轻好。你从基金委拿了钱,却结不了题,估计你的名声是要臭了。

280后的自我主义

我是个80后,很多人都说80后的特点是自我主义特别强,我深以为然。从科学研究这一领域上看,包括我在内的80后的科研人员往往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特别有自信。其实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80后在做自己的科研的同时,却丝毫不顾及课题组的利益。其实,对于刚刚迈入科研门槛的研究人员而言,虽然在课题组地位低,干活多,但我觉得还是获得比付出更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考虑自己的研究,而丝毫不顾及课题组里老大们的想法,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我觉得,青年科研人员申请基金的第二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是否跟课题组的研究方向match

3)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是好策略

这点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我不想争论,你可以有你的观点,我也可以有我的嘛,呵呵。我觉得一个理想的情况是,就一个研究内容,从基金开始做,长期地做,持之以恒的做,一直做到它取得应用,还要不停地做。只有能这样做下去的科研方向才是好方向。当然中间碰到问题免不了调整思路,改变策略,但是大方向不变。回头想想,身边很多大科学家一辈子可能也就做了一件事,就够他名垂青史了。总是换来换去的,还是很容易弄成“门门通,门门松”的。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是限制青年学者选题的,但我不肯定对不对,错的东西写出来不好。再说今天也写累了,算了,回家睡觉去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6779-407824.html

上一篇:量子通讯——悬了
下一篇:给实验室做个广告
收藏 IP: 159.226.35.*| 热度|

4 刘进平 马军 逄焕东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