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buc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buct

博文

京华水韵--北京水文化遗产 序

已有 5183 次阅读 2018-4-7 09:4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言

“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范镇之在其《幽州赋》中如是的描述幽州之地。诚然,北京所处地环境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太行山与燕山在南口附近的关沟交会,三面山脉围合成一个弧形大山湾,北京正处于山湾之中。

连绵的群山为北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但一个城市的孕育和发展还离不开一个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水资源。举凡世界上悠久的文化名城大多都和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诸如尼罗河之于古埃及,恒河之于古印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于古巴比伦等,作为中国一个重要历史文化发源地——北京,也和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北山涧,气候湿润,溪流遍布,小的溪流汇成大的水系,形成孕育北京的五大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拒马河水系、泃河水系,五条水系挟带泥沙冲击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河流水系在平原蜿蜒流过,则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河网和大大小小的湖泊、沼泽,肥沃的土壤和密布的水网为北京城市的起源发展提供了温床。五大水系之中,永定河对于北京平原的影响最大,这条河流亿万年前,自蒙古高原奔流而下,携带的泥沙在北京平原上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其后河道几经变迁,留下了众多故道遗迹,今天的什刹海、中南海、高粱河、莲花池皆为永定河故道,这些水泊后来成为影响日后北京发展的重要因素。

商末周初,周武王在燕封召公,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燕国建立后,在今房山琉璃河边(房山区董家林村)建立了都城,这被认为是北京最早的城市——燕都,琉璃河水为这座最早的城市提供了发展的水源。同一时期,在古燕国北部还存在一个国家——古蓟国,蓟国都城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区西南,国君为伊姓,尧的后裔,城市主要依托的水源主要为今莲花池水系。古燕国和蓟国存在于同一时期,北京也由此得名为“燕蓟之地”,不过春秋中期时,蓟国为燕国所灭,燕国将都城迁于蓟都之处。其后燕都成为多个朝代的州郡治所,秦代在此设蓟县,为广阳郡郡治,两汉、魏、晋、唐代置幽州,州治在仍在燕都之处,辽代设幽都府,建号南京,为辽国陪都。

北京真正成为重要的文化经济中心始于金代,北京的城市水文明也自此兴盛。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都城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建立。金都城以莲花池(古称西湖)为城市水源,将其下游莲花河(古称洗马沟)圈入城中,莲花河在城外与护城河相接,为护城河提供给水,在城内则流入都城御苑,营造了同乐园、鱼藻池等园林胜迹。元朝建立后,决定建都北京,由于金都已成为一片废墟,水源有限的莲花池水系难以满足一个庞大都城的需求,元代统治者遂将都城建立在水量更为充裕的高粱河下游——今什刹海旁,当时的设计者将什刹海和其南部水泊圈入城中,并以此确定了城市的轮廓。在水系改造方面,元朝将什刹海与通惠河相连,作为京杭漕运的终点码头,其南部的水泊被圈入皇城内苑,称为太液池,大都城外还开挖有护城河。为给护城河和城内水泊园林供水,元朝还在都城西北疏通了两条供水河道,一条是白浮——瓮山——高粱河引水渠,此河道专为什刹海和护城河供水,满足漕运和防卫需求;另一条河道为金水河,引西山玉泉,入太液池,为皇家御用水道。通过众多河流水泊的连接,元朝建立了完美的城市水利格局,集城市补给、防洪、防卫、漕运、园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至于后来明清在城市建设时基本沿用了这一水网体系,不过明代由于皇陵建设、城市改建、水源减少等多方面原因,城市水利体系没有元代时健全,部分水系也时通时塞,城市的水利难以企及元代的兴盛,其后清朝城市水利虽有发展,但主要在园林水利方面。

当然水对于城市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提供自然条件、满足城市防卫等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交通的媒介,能够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资给养。水对于北京来说即存在这样的意义,纵览北京城市的发展,以水为体的漕运一直是北京发展的维系所在,水和城市的联系也近乎一种“血肉相连”的状态。辽金之前,北京长期作为州郡治所,城市规模不大,在没有战争需求的情况下,北京周边地区的补给也足够城市的需求。辽代以后,北京成为辽国陪读和对抗北宋的军事重镇,常年驻扎着大量军队,人口的增多使得城市物资消耗增大,辽国不得不从其他区域征集粮食,为保证物资供应,当时辽国主政的萧太后主持开凿了一条西起南京城,东至北运河的人工运河,即后来的萧太后河,这是北京地区最早开凿的漕运河道,也是北京大规模漕运的开端。此后金代迁都北京,城市物资的消耗有增无减,金国为此先后开凿坝河、闸河、金口河,疏浚高粱河,通过一系列河湖整治,保证都城漕运的畅通。元代建立大都城后,元统治者建立了完善的漕运体系:通过京杭大运河从千里之外的江南征集粮食,并在都城东侧修疏浚通惠河和坝河、在城内建积水潭码头和粮仓、在都城西北疏汇水源。明清时期北京对于漕运更加依赖,无论是城池的营建和修缮,还是宫廷的消费、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粮饷和百姓日用所需,皆依靠漕运解决。老北京民间有一句俗语:“北京是漂来的城市”,即道明了漕运对于这座城市的重要意义。

水为北京城市的发展提供着水源、保障着补给,同时它也在“润物无声”的存在中滋润着城市的灵魂,培育着城市优雅的气质。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群山环绕,自然环境粗犷,相比于南方城市河湖“弥漫”、“秀巧”,北京的河湖在数量和分布上则略显几分“吝啬”,在吝啬之中,充满着几分粗野的气质,河流宽广奔放,湖泊壮阔气派,在这山水河湖之中,大大小小的园林也应运而生。如金代统治者利用莲花河营建同乐园、琼林园、在西山建筑“西山八院”、在北海辽代园林的基础上建太宁宫;元代在北海、中海周边建筑皇家园林“西苑”,明代依托元代飞放泊,修建大型的游猎园林“南海子”。清代以后,皇家园林的建设进入鼎盛时期,清代帝王利用西山散布的河湖,兴建宏伟的“三山五园”,在近郊建“紫竹行宫”、“钓鱼台”、“南苑”,在远郊兴建“承德避暑山庄”、“静寄山庄”等。

城市内外散布的湖泊、水淀为大大小小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建筑提供优良素材,使得北京成为北方园林最多的城市,这些园林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点缀着城市的面貌,让这座城市在艺术上得到极大地升华。

水在改变自然环境、保证城市运行、美化城市面貌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种生活的资源,与之相联系的街坊里巷内的溪流、胡同内外的水井。再高一层次的升华,则是和水相关的生活习俗和信仰,与之相关的则是各种民俗:赛龙舟、放河灯、冰嬉等,以及散布在城市内外的龙王庙、水神庙。对于文人来说,水不仅仅是一种生活资源,它更多的是一种可供观赏的景物。北京河湖秀美,才子荟萃,在“地灵”、“人杰”的碰撞之中,产生了众多描写水景的诗词文章,描写河流水系、描写皇苑湖泊、描写府邸园墅、描写名泉古井……。这些诗词描绘着城市的水韵,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笔浓浓的“墨采”。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如今这座城市和水的“情缘”已成为往事,那些“水城韵事”在今天都已积淀成为一种斑驳的痕迹:古老的河道湖泊、沧桑的桥闸设施、沉淀记忆的泉池古井、透着神秘气息的祠庙碑刻……,这些散落的水文化古迹对于今天的城市来说虽然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但却是北京发展的印记,见证着北京和水的往事,承载着“水城”的记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等。而当前北京这些古老的水文化遗迹存在状况并不乐观:部分河道硬化污染、部分桥闸水利遗迹遭受破坏。这批珍贵的文化遗迹也不为人知,绝大多数的文化遗迹处于一种“有人保护,无人过问”一种状态。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有了本书创作的动机。

为了记录下这批几近凋零的水文化遗产,让它们能够走进大众的视野,我们通过一年半的时间查阅文献,搜集关于这些现存的水文化遗产资料,并通过实地调研、拍摄图片,记录下了这些文化遗产的现状和问题,最后将调研和文字成果汇总,有了本书的面世。期冀通过这些工作让更多人关注水文化遗产,了解古都和水的“往事”,同时也为相关保护部分提供保护的依据,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水文化的推广尽一份绵薄之力。

根据北京水文化遗产的现状,本书将其分为五种类别:河渠故道、园林湖泊、桥闸设施、泉池古井、祠庙遗址,在这五种分类的基础上相应的分为了五个章节。每个章节收录的水文化遗产皆是北京较为典型的水文化遗迹,其中部分已经消失。在具体的遗产点介绍上,每个遗产点简介主要分为:遗产现状信息、历史文化介绍、图片三部分,但由于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对于遗产现状评估缺少一个定量的评估标准,所以本书对于这些遗产点现状的描述仅在“定性”层面,不免含有个人主观色彩,若给读者带来不便,还望见谅!

本书收录水文化遗产一百五十多条,实地调研遗产点一百四十多处,历时一年半,工作量较大,远非一个人能够完成。本书实际上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的水文化遗产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其中宿玉、刘叶辉、吴礞、赵大维负责了遗产点调研和编辑的大量工作,朱娜、赵晨曦、及晓彤、张玗璠在后期参与了资料的整理和校对,胡潇白和潘悦也参与了其中一部分工作。这些同学在本书的创作中付出了很多,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王崇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29566-1107823.html

上一篇:水文化遗产展览图册-跋
下一篇:什刹海水文化遗产-序言
收藏 IP: 223.72.87.*| 热度|

5 赵建民 苏德辰 信忠保 尤明庆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