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做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xj368 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工学博士。职务:编辑。目标:科普!

博文

科普作者竺可桢(4)融入生活中的科普 精选

已有 6994 次阅读 2022-4-10 16:20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读了竺可桢的科普文章,就会深深地体会到科普不是“高大上”的事,是融入到人生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的事,是百姓触手可得的事。下面用《中秋月》和《天气和人生》2篇短文来说明。

《中秋月》是不是带着诗意的名字?当然是,而且竺可桢写的也有诗意。但对于一个科普高手来说,不仅仅是诗意,更有很多的科学知识融入其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相关知识,拓展了视野。

《中秋月》是1948年浙江大学科学团队联合会上的讲演稿。在这篇约4000字的短文中,竺可桢从“何日是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明月今宵多”“中秋月何以特别受人注意”四个方面,用科学家+诗人的语言,娓娓道来,把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作了普及,既亲切又易懂。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究竟亮到何种程度?估计没有看过这文章的人,能够说出来的不多,竺可桢用聊聊数语,就给我们讲解的很明白:“太阳在天顶时,在每平方英寸平面上有六十万支烛光的亮度。普通用的洋油灯每平方英寸相当于四到八支烛光,洋烛每平方英寸为三到五支烛光,而月亮在天顶时,她的光度每平方英寸只有一又三分之一烛光。月亮虽可普照半个地球,但在一定面积上光度甚小,所以我们在月光下看书是模糊不清的”。如此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比喻,令读者立刻就明了月亮的亮度。原来月亮的“分外明”只是相对的。那么中秋月为什么特别受人注意呢?“中秋月既非分外光明,也非特别圆大,又不照临长久,那为什么我国千余年顶礼崇拜呢?而且怀念留恋中秋月的,不只是中国人。即是西洋人也特别看重中秋月”。然后他用当年(1948年)杭州上元前后和中秋前后月亮出来早晚的一个表格,来说明“中秋月的特点不在其出山迟,却相反地因中秋以后的月亮特别出来早”,“上元前后晚间月亮出来,每晚相隔时间要一小时以上,而中秋前后月亮出来,每日相差只有二十六七分钟,这是中秋月和旁的月望时不同的一点,也是中秋月优越的一点”。从描述中可以明白,原来特别引人注意到中秋月的,不仅是因为有节日的气氛在,而且还确实有其特殊的地方,即每天晚上月亮出的时间相差不大,更容易引用人们的注意了。当然,竺可桢先生还给读者讲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看这样的科普文章,有趣又能涨知识,所以读科普也要读竺可桢这样大家的科普。

再比如刊载于《国风》1934年第4卷第8期上的另一篇文章《天气和人生》。一篇不到3000字的短文,讲到了和气候、地域、风俗、建筑风格、历史等很多知识相关的全世界的事。看是信手拈来,实则是科学大家丰厚知识底蕴的充分写照。

竺可桢写道:“最切近生活的像衣食住行四件事,没有一件事不是受到天气影响的”。然后从“衣”开始,用他科学大家的语言,通俗易懂地讲明白了为什么这么说。“衣服的功用,就是可以使人们去抵抗那不适宜的天气”,然后又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衣服的特点讲起,讲到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对人们穿衣特点的影响,令人茅塞顿开。在写道“食”的时候着墨最少,因为“五谷牲畜的分布,都是随着气候而定的”大家都了解的比较透彻。住对于人类很重要,“营造居室,也是人类生活上防御抵抗天气的一种方式”,然后从历史讲起,讲到不同地域住所的特点与气候的关系,近的讲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区别,远的讲南半球与北半球的不同,既说到了天冷地方的爱斯基摩人,又说到了天热地方的波斯德黑兰,还有其他特殊的地域,“日本西部冬天多雪,街道上积雪高过于人,可以使交通断绝。所以,他们房子的屋檐,统统凸露出在街面上好几尺,以便冬天雪多的时候,行人可以在屋檐下来往”。聊聊数语,说明了住居与天气的关系、房子的建筑特点与风俗人情,让读者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国南人行船北人骑马,南方多运河,北方到处康庄大道,这无非因为南方多雨、北方干燥的缘故”,在说到行时,先讲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气候不同对出行及交通工具的影响,然后又讲到在轮船未发明之前,西洋人“在大洋中行船最怕到赤道附近的无风带,因为无风带,是要耽搁路程日期的”,还说到了“东亚季风带内夏天吹东南风,冬天吹西北风”,这些都为古代船舶的航行提供了基础。最后还讲到飞机与风向。

  透过一篇篇科普短文,可以很容易地让读者了解和自己生活相关的一些科学文化知识,真的是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没有华丽的语言,却能让读者读得津津有味;没有深奥的词语, 却有丰富的知识。这就是竺可桢的文章了。   


相关链接

科普作家竺可桢(3)科普为大众解脱贫苦

科普作家竺可桢(2)科普工作的起源

科普作家竺可桢(1)科普事业的开拓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187-1333292.html

上一篇:科普作家竺可桢(3)科普为大众解脱贫苦
下一篇:科普作者竺可桢(5)竺可桢与环境保护
收藏 IP: 111.192.243.*| 热度|

15 杨正瓴 汪运山 张晓良 史永文 刘钢 乔中东 康建 苏德辰 钟茂初 周忠浩 黄永义 王启云 李学宽 吕健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