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制度论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D Chinese science, China's future; Chinese scientists, Chinese science.

博文

“耕作”、“农作”与“学”—我的几点思考

已有 4209 次阅读 2009-1-25 22:0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耕作学的名称,是从俄文ЗЕМЛЕДΕЛИ|Е翻译而来。ЗЕМЛЕДΕЛИ|Е意为农业、农活、耕作(农耕之耕而非耕地之耕),翻译成“耕作学”,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角度理解似乎并无不妥,但在专业划分较细的农学界,容易被误解为土壤耕作;另外,“文化底蕴较薄”的广大基层群众(grass roots),也容易把耕作理解为耕地—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显然,耕作学的翻译不是很贴切。当初把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翻译成粮农组织(把food翻译成粮食),以及后来把food security翻译成粮食安全(食物保障应该更贴切),我猜恐怕是经历过“革资本主义尾巴”和“以粮为纲”的前辈的杰作吧(开个玩笑)。农业就是种粮食,种粮食就是侍弄土地,这是典型的历史上求温饱而久不可得的关内小农思想。但是,谬则谬矣,事情已经这样,相应的概念、名词已经推广了多年,并已经“官方化”,再改恐怕会带来一些不便。约定俗成,只好这样了。

2、耕作学的核心内容是种植制度,耕作制度=种植制度 (cropping system)。

Cropping systemcrop management (crop composition and cropping patterns such as intercropping, crop rotation and sequential cropping), soil management, water management, nutrient management, weed management, pest management, disease management, residue management, etc

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farming system=cropping system+ soil management)的描述不妥,原因有三:其一,这个解释的基础是耕作制度= farming system ,但farming 的含义要远远大于croppingfarming除了crop farming以外,还包括 fish farming, chicken farming, sheep farming等非作物生产的内容,而目前我们的耕作学和耕作制度研究是以cropping system为对象的;其二,养地制度的内容不限于soil management;其三,养地制度或soil management不能与cropping system并列(属于cropping system的内容)。用养结合不是原理,而是思想、“理念”,在现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对资源(不仅是土壤)的养护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原则,毋庸作为一个特别的原理单独提出。

3、一门课程,不一定就一定要是一门“学”、一个完整的学科。一套方法体系、技术手段都可以成为一门课程。但是,我们确实可以把耕作学翻译出“学”来,而且耕作学确实是“学”,因为它有自己的方法体系(综合的原理和方法就是不同于较微观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独特之处。栽培学的原理来自于生理学、植物学、作物生态学、土壤学等等,育种科学的原理主要来自于不同层次的遗传学,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耕作学也是如此)。现有的英文译名,仅仅强调了研究的领域而忽略了科学的原理,所以没有 “-nomy”。实际上,耕作学可以翻译为 cropping/farming SYSTEM AGRONOMY

4、由于耕作学工作者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方面的特长,很多人经常从事一些宏观研究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耕作学本身是宏观的,不能以此作为把耕作学改为“宏观农业学”、“农业生产学”、“农业生产系统学”等等的依据(且不说这些名称本身的不科学);也不能因为一个学科应用一些其它学科和跨学科的方法而把一个学科归为所用方法所在的学科。课程与研究领域、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与学科范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耕作学的内容、耕作制度的研究尺度应该主要是中观层次的,而不是宏观层次的。当然,不排除耕作学人发挥特长从事宏观研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9907-211667.html

上一篇:就分类问题与诺曼教授的讨论
下一篇:就system agronomy与诺曼教授的通信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