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heng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shengwei

博文

摸着石头过河——说小麦育种这点事儿

已有 2074 次阅读 2018-3-16 09:1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小麦, 育种

本期作者:麦S

3.17


摸着石头过河——说小麦育种这点事儿        

已故前辈金善宝先生讲,小麦育种是一门继承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小麦育种的任何进展都必须以以前的工作为基础,所以,丰富的育种材料、有坚实理论指导的实用技术方法及育种经验的系统积累对实现小麦育种的进一步突破是十分必要的。

我认为,金善宝先生说的实践性和继承性以及别人和我们自己对小麦育种过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总结才是我们小麦育种逐渐深入、不断发展的根基。

“摸着石头过河”,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一句经典信条,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战成功的三条经验之一。我搜了一下“摸 着石头过河”的解释,其意思是说一个人想过一条不熟悉的河,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没有船也没有桥等情况下,如何分清这条河哪个地方水深,哪个地方水浅,水深的地方有可能淹死人,而水浅的地方人能够淌水过。在事先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以较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况并想办法安全涉水过河。

我总觉得,我们的小麦育种也是在“摸 着石头过河”,不仅现在是,将来或永远还会是。虽然小麦育种有前人的经验,还有前人的理论书籍,但我还认为它是“摸 着石头过河”。原因很简单,就是不论设计如何,方式方法咋样,成功都不是普遍现象,失败的组合站大多数、很多成功还不可复制。而“摸到了石头”,“涉过了河”,有了成功品种的小麦育种人,也更像“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当他涉水过了河,上了岸以后,回头再看河水的时候,河水里已经没有了石头的踪影,甚至他在哪里上岸也踪迹毫无。那么他怎么还能够指导后边想要涉水渡河的人呢?他怎能够有把握让后来人能够在河里摸到足以能够过河的石头而顺利上岸呢?他也只能是告诉后来人说,河里有石头!石头靠摸。

河里有石头,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摸到,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摸到石头过了河。在小麦育种中,“河”(育种)摆在哪儿,“石头”(理论、方法)也摆在哪儿,但有了较牛品种,正经八百“上岸”的人不多;与之没有“上岸”,还在那里瞎摸、瞎碰——配组合,找捷径的人群要少得可怜。即使是一些能人“上岸”了,有了较牛的品种了,但要重复一次可能也并不容易!更确切的说他们可能重复了,或许正在重复着,但还没有成功,没有上岸,没有再出像样儿的小麦品种。但也有值得肯定的东西,就是由于他们有了一次成功上岸的经历,会增加他们能够摸到“石头”的信心和怎样就能够摸到“石头”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他们下一次能够再“摸到石头”顺利“上岸”奠定了基石和心理预期。

用“摸 着石头过河”来形容小麦育种,也有一种褒奖小麦育种人的意思。这里大多体现在小麦育种人的执著上,本来是一件不大有谱、没有什么定数的事,可这么多的人,还在摸、还在碰,这些不是执著又是什么呢? 当然,“过河”的办法可能还有其它,但就成功的概率来讲,“摸 着石头过河”还算是一个概率较高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不用太多的花费,马上付诸行动与实践的上选。

“摸着石头过河”,突出了一个“摸”字,目的是“过河”。而这种“摸”的实践性很强,光有理论不行,要亲自去“摸”、下“河”去“摸”,除此之外,其它的招儿在这里表现的效果不显著。有一些专家,也晓得“摸着石头能过河”,但他们不愿意亲自、直接下河去“摸”,而是非要在“岸”上计算一下“河里”出现“石头”的概率,和能够“摸”到“石头”的概率,以及“摸”到大小“石头”的概率,然后他们根据自己得出的一套“概率”再去“摸”。何必呢?多此一举,其它的事儿这样折腾可能性,但用在小麦育种这里,却不上讲究,最终还得靠去“摸”呀!

  “摸着石头过河”的成效在于河里“石头”的多少?大小?通过我们在河里不停的“摸”,耐着性子去“摸”,虽然暂时没有“摸”到“石头”或大一点的“石头”,但我们总会通过这些,积累一定“摸”的经验和技艺,这些经验和技艺却又能够返回来帮助我们去判断在哪些水域“摸”到“石头”的可能性更大,在哪些水域可以“摸”到更大的“石头”!当然,可能没有“石头”,或者竟是小“石头”的地方我们会记得更牢,它会减少我们不必要的重复、弯路与付出,使我们得以顺利“上岸”的可能性增加。

好在今天说的“摸 着石头过河”不是真的过河,只是一个假设。在很多时候,我发现我们没有摸到石头,没有过河,甚至还在那里瞎摸呢!但肯定没有生命危险,我们不用担心没有过河而被河水冲跑了,命没了。现在看,甭管“石头”摸到了与否,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健在,用张艺谋那个电影的名字说就是:还《一个都不少》。


 

欢迎关注小麦研究联盟”,了解小麦新进展

投稿、转载、合作以及信息分布等请联系:wheatgenome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94241-1104154.html

上一篇:小麦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下一篇:2018年第11周小麦文献推荐(3.17)
收藏 IP: 58.213.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