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小资料] 丁肇中“绝对正确”的申请书理论

已有 2275 次阅读 2022-9-15 16:15 |个人分类:科学 - 艺术 - 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小资料] 丁肇中“绝对正确”的申请书理论

                                                        

一、“绝对正确”的丁肇中申请书理论

   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 先生 2000年说:

   我有一个“理论”,绝对正确,可以告诉大家。

   在加速器实验的发展史上,过去50年里面,尽管我们为了获得经费,要写一个申请报告书,设定一个目标,说服政府的人投钱做加速器实验,可是往往实际发现跟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关系

   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要实现你的目标的话,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兴趣,不能因为别人反对你就停止。而且,你对意外的现象要有充分的准备。

丁肇中:科学发现的几点体会[N]. 人民日报2000-05-02, 189245版:科技.

http://edu.people.com.cn/n/2013/1230/c1053-2397865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16370-1202379.html

https://hfffxc1d129f57bb244a4scwxxbfwp5uc06pcpffhh.eds.tju.edu.cn/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CND2000&filename=RMRB200005020055

                 

二、丁肇中 Samuel C.C. Ting, Samuel Chao Chung Ting,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76

Samuel-Chao-Chung-Ting_-The-Nobel-Prize-in-Physics-1976_副本.jpg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76/ting/facts/

   “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in the discovery of a heavy elementary particle of a new kind”(因为他们在发现一种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得 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参考资料:

[1] 丁肇中:科学发现的几点体会[N]. 人民日报, 2000-05-02, 第18924期, 第5版:科技.

[2] Samuel Chao Chung Ting,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76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76/ting/fact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76/summary/

                     

[3] 张章. 荷兰试点经费分配新体系[N]. 中国科学报,2017-04-18 第3版 国际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758.shtm

https://paper.sciencenet.cn/dz/dzzz_1.aspx?dzsbqkid=27632

https://paper.sciencenet.cn/dz/upload/201741855431724.pdf

[3-2] SCIENCE, JOP DE VRIEZE, 2017-04-13, With this new system, scientists never have to write a grant application again

doi:  10.1126/science.aal1055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ew-system-scientists-never-have-write-grant-application-again

[4] 李江, 2021-05-12, 又一个国家在科学基金分配中随机摇号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286208.html

   新西兰卫生研究委员会的探索者资助计划(explorer grants)的摇号方案如下:

   瑞士 SNSF 的摇号方案如下:

   随机摇号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开创性研究

   随机摇号方案能够消除同行评议过程中的偏见

[4-2] Nature, Dalmeet Singh Chawla, 2021-05-06, Swiss funder draws lots to make grant decisions, Agency hopes to eliminate bias when choosing between applications of similar quality.

doi: 10.1038/d41586-021-0123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232-3

[5] Enago英论阁, 2020-01-08, 申请科研项目如乐透中签?不如随机筛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213386.html

   国家要保障最“具有创造知识可能性”的项目得到发展机会。

   科学知识进展在21世纪达到空前的快速,目前适合的审查人越来越难求,成为同行审查制度的重大限制。

[6] 国际科学编辑, 2020-09-27, 期刊通过抽奖来决定论文是否发表,靠谱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252264.html

   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使用抽奖系统(Lottery system)来分配研究经费。支持者们甚至建议,学术期刊也可以用抽奖系统来决定该发表哪些论文[1]

   1,它将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这将减少审稿人的压力。

   3,它将使同行审查过程更加透明。

   4,它可能会减少保守主义。

   5,这样可以提高研究人员的士气。

   6,理论上与其他提高同行评审质量和减少偏见的举措。

   7,它可以减少编辑的工作量。

[6-2] Nature, David Adam, 2019-11-20, Science funders gamble on grant lotteries, A growing number of research agencies are assigning money randomly.

doi:  10.1038/d41586-019-03572-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572-7

同类资料:

[1] 2022-01-14,废话的胜利:“精致而平庸”的论文是怎么发上顶级刊物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917651029877855&wfr=spider&for=pc

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Jp5DFzdH3lFRG5toTmcDqGnY9jd9wHZ--aSCNq19ynrA__

https://xw.qq.com/amphtml/20220114A0BWKK00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114A07CS700

[1-2] Dennis Tourish. The triumph of nonsense in management studi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20, 19(1): 99-109.

https://journals.aom.org/doi/10.5465/amle.2019.0255

[2] iPlants,2021-10-11,【PNAS】“同质化”论文暴增,从根本上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https://mp.weixin.qq.com/s/oEFxMf4l8jNTpWkWYycB_w

[2-2] Johan S. G. Chu, James A. Evans. Slowed canonical progress in large fields of science [J]. PNAS, 2021, 118(41): e2021636118. October 12, 2021.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41/e2021636118

[3] 科学网,2012-06-27,丁肇中:我这一辈子做每个实验都有大量人反对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6143.shtm

   丁肇中说,他这一辈子做的每个实验都有大量的人反对。但科学的进展是多数服从少数,极少数人把大家的观念推翻了之后,科学才能向前走。所以科学不是靠投票解决的,可能一万人里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反对你,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对的。

[4] 科学网,任春晓,2010-08-06,《科学家》文章:论文同行评审过程有待改革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694.shtm

   传统同行评审过程最常见的弊端是它消极对待真正的创新思想,拒绝领域内具革命性的文章。另外,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几乎不可能很快地表现出来,真正评价一篇文章在该领域的影响需要数月甚至数年。

   同行评审出现了300多年,现在是时候进行改革了。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透明和持续的评审能够减少传统同行评审的不足,而且可以使新发明和新发现在正式发表之前就受到关注。另外,“信誉系统”也许是确保评审过程完美的关键。

[5] 科学网,2008-12-16,英国推出无同行评审的新型研究资助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2/214490.html

   Braben说,同行评审“会自动歧视那些挑战传统的意见,对大多数研究来说这没问题,但是对那些我们已知领域之外的新想法来说,同行评审可能对这些想法不利,而20世纪所有伟大的想法都是属于此类”。

[6] 科学网,2009-09-16,研究证实带正面结果的论文更受评审人青睐 说明同行评审也无法避免主观和偏见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423.shtm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主席Liz Wager说:“这证实了同行评审是由带偏见主观的人所完成的。所有人都希望新东西起作用,他们就是想相信这些。”

[7] 科学网,2015-01-12,科学家分析同行评审有效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511219413977135306.shtm

   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但可能难以识别出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

[7-2] Kyle Siler, Kirby Lee, Lisa Bero.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ientific gatekeep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5, 112(2): 360-365.     JAN 13 2015

http://www.pnas.org/content/112/2/360

[8] 李侠. 激励机制与评价决定基础研究的未来[N].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4日16版:新科技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2/24/nw.D110000gmrb_20220224_2-16.htm

https://epaper.gmw.cn/gmrb/images/2022-02/24/16/2022022416_big.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326756.html

   为了使上述激励机制的设计目标平稳落地,需要对基础研究进行细分。笔者曾根据研究的不确定性与难度把基础研究从0到1的突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0~0.50.5~1以及1~N阶段。

   基础研究的0~0.5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漫无目的的探索未知的研究,完全无法规划与预测,它理应由科学共同体中最具理想主义情怀的个体来承担,科学史的研究已经无数次证明这类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比较稀少的,他们是基础研究队伍的核心圈层。那么,在这一阶段,国家只需要辅以不计任何回报的适当投入即可。

   在0.5~1阶段,由于研究的目标已经很明确,此时需要由那些持现实主义理念的科技共同体成员来完成,这是基础研究队伍中的基本盘(中间层),同时也是基础研究投入中的主战场,其绝大部分投入由国家提供,所谓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主要在这个阶段内展开。

   至于1~N阶段的基础研究,这部分研究属于基础研究成果横向扩散与拓展阶段,由于基本科学原理已经明确,它完全可以由基础研究团队中持功利主义理念的外围人员来完成,从而加快实现从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这些基础研究队伍中的外围人员通常是指那些介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归属方向完全由两个相邻研究领域的边际效用来决定,即哪个领域边际效用高向哪个领域转移,这种现象也是基础研究活跃度的重要检验指标,理想状况下,它的投入主体应该主要由市场来提供。

[9] 客观日本,小岩井忠道(科学记者),2022-05-30,确保人才和时间恢复研究实力,日本的政府支援劣于韩台等国家与地区

https://www.keguanjp.com/kgjp_keji/kgjp_kj_etc/pt20220530000003.html

   丰田列举了下面几项被认为导致日本研究能力下降的原因:“随着国立大学法人化,2004~2015年削减了基础运营补助,采取了选择与集中政策”;“2016年以后虽然维持了运营补助总额,但在动摇研究基础的张弛政策的指导下,部分大学进一步削减了教师数量”;“教育改革、社会贡献和诊疗等工作增加导致研究时间减少”;“要求短期内取得研究成果”、“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短期聘用导致职业不稳定并失去吸引力”。这些几乎与10年前指出过的原因基本相同。

   丰田校长并没有彻底否定经常被研究人员诟病的“选择与集中”政策。他指出实施“选择与集中”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清楚能否顺利推进;他认为,对于难以预测的创新,应该广撒网,让大量研究人员做各种不同的研究,确定能顺利进行时实施“选择与集中”的方法比较合适。

相关链接:

[1] 2021-10-15,[旧闻] 2014年 SCIENCE 杂志:“同行评议根本不能预测研究的成果。这令人非常不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8100.html

[2] 2022-08-18,[汇集] “同行评议”阻碍创新的近年权威期刊的参考文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1670.html

[3] 2022-09-14,[惊呆了] 比 Zenas 公理还狠:应废除出版前的同行评议。Prepublication peer review should be abolishe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5299.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5458.html

上一篇:[惊呆了] 比 Zenas 公理还狠:应废除出版前的同行评议。Prepublication peer review sh
下一篇:[讨论,思考,备课,答疑,争鸣] 电路里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联参考方向”与“无源元件”、“有源元件”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15 刘炜 檀成龙 尤明庆 王涛 杨学祥 刘钢 郑永军 晏成和 孙颉 徐长庆 高宏 许培扬 范振英 李学宽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