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guangh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80.160.21.*   [16]winbreak   2014-10-1 13:14
梁博士,您好。您在《朝鲜半岛的成因机制》一文中,提出“朝鲜半岛是伴随郯庐走滑,从中国大陆裂解而飘移至当前的位置”。您提出观点的同时,列举了10个证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这里我有三点疑问需与您讨论?
问题1:在南黄海下,有一套很厚,成层性且广泛分布的海相地层,而且已经有钻井证实。郯庐断裂左旋的时间是晚三叠至早侏罗。如果按您的解释,大陆裂解而飘移,那么南黄海之下,就不应该有这套海相地层,且应该为类似于日本海一样的陆壳残块和过渡地壳或洋壳。
问题2:您图3与图14似乎不对应。如果按“裂解说”为据,应该只有郯庐断裂的右侧块体会随郯庐而左旋漂移。那么图3中的A与B应该是整体向北东方向漂移,而不是各自偏移。
问题3:您也提到,“印度板块俯冲的下地壳流”东向流动是漂移的驱动力。据最新文献Hall等(2014)对印度板块与东南亚的恢复及青藏高原地质、地球物理、年代学等证据(典型文献非常多,所以不一一列举),“下地壳流”机制,最早24Ma以后,最晚是10Ma以后形成,因为在此之前印度板块(24Ma)还未与欧亚碰撞。且碰撞的过程是,先软碰再硬碰,先地壳加厚,再侧向下地壳流动(也就是小地壳流)。且下地壳流在中国大陆的影响范围,最东的位置,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重力梯度带。这条梯度带是太平洋构造域与之的分界线。下地壳驱动的时间与问题2中“裂解漂移”的时间不一致,且前者的影响范围还未及郯庐断裂及其周缘。
据以上三点,个人认为,您的模型还需修正,有些细节描述还有待商榷。但您的这种尝试很有意义,如有更多的有利证据,将是一个很好的科学问题。
我的回复(2014-10-2 01:06):我现在外面出差,看来您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研究,方便的话请留下qq或者其他联系方式我们仔细探讨。我这里不敢探讨三叠至侏罗那么早的构造活动,只讨论几十个百万年以后的。图14的确有些问题,有机会会修正,谢谢
我的回复(2014-10-2 01:06):我现在外面出差,看来您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研究,方便的话请留下qq或者其他联系方式我们仔细探讨。我这里不敢探讨三叠至侏罗那么早的构造活动,只讨论几十个百万年以后的。图14的确有些问题,有机会会修正,谢谢
我的回复(2014-10-1 23:59):朝鲜半岛是一种双体船模式裂解漂移的,文中有地震勘探资料。大规模漂移时间应该在10几个百万年之后。至于下地壳流现在还存在,请看上一个博文和其他博文
IP: 60.241.60.*   [15]彭渤   2014-8-29 19:53
我跟你所蔡新平教授、张宝林教授等一起跑过野外,多次在一起开过会。
我的回复(2014-9-1 09:21):蔡新平教授是我博士后导师,张宝林是博士后大师兄,我们在一个课题组。多联系!
IP: 117.136.0.*   [14]蔡新平   2014-7-12 08:19
看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评论很高兴。对个别攻击性言论也要平和对待。始终坚持正常的科学辩论,不讲理的就不理。
我的回复(2014-7-12 08:43):总有一半个顽固不化的洋奴自找没趣。感觉就像民国割辫子。难
IP: 42.48.186.*   [13]刘赫显   2014-6-9 19:46
梁老师您好!很荣幸能成为您科学网的好友。
我的回复(2014-6-10 10:06):不客气,多交流
IP: 211.142.219.*   [12]彭渤   2014-5-7 09:28
建议投《地质学报》、《地质论平》等中文期刊试试。只要科学依据充分,不怕评审不过关。
我的回复(2014-5-7 09:37):Thanks a lot!
IP: 60.247.50.*   [11]张晴   2014-4-30 17:02
谢谢梁老师耐心回复,我之前认为图3,4与印度板块向北东漂移并不冲突,用左旋作用也可以勉强解释,现在加上重力异常图来佐证说服力更强了。
IP: 60.247.50.*   [10]张晴   2014-4-30 11:54
梁老师您好,
      看了您的博文《左旋北漂中的印度板块》,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
      1.我觉得文中有一个地方的说法不太严谨,图3中注释说“先碰撞,后左旋”,这与全文的说法看上去不一致,图1和全文核心都说明您想表达的是北移过程中伴随左旋,现在仍在旋转。
      2.最后提出印度板块当前整体向北西方向移动,还有别的证据吗?从图1运动轨迹看之前是整体向北东移动的,这个过程中也伴随有左旋,所以只用现在的左旋作用说明是向北西运动的我觉得证据是不是还不太充分?
我的回复(2014-4-30 13:19):你提的问题很好,博文补充了这个证据。谢谢!
我的回复(2014-4-30 13:06):图1是美国USGS根据古地磁做出来的,其中对于什么时候旋转难以给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只说明向北漂移中发生了旋转,但具体何时?在什么位置发生了旋转?他们的结果难以说明,因此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图片理解。发生旋转的具体地点,除了文中给出的最后两个图片证据(地形地貌和尾部沉积物),还包括GPS测量。当然还有地球物理证据,请参看http://hi.baidu.com/liangguanghe1/item/a47c4972ab1c3a206e29f6d1
中图7,重力异常显示出明显的向北西转向。
IP: 210.73.59.*   [9]于常青   2014-3-5 07:32
你好!
我是于常青,好久不见啦!
祝快乐
我的回复(2014-3-5 09:06):是啊,好久不见了,刘清林也在北京,有机会咱聚一聚
IP: 118.114.146.*   [8]greenleafCAA   2014-2-11 22:11
梁老师,好久没见您发新微博了。
我的回复(2014-2-19 10:29):谢谢关注,一直在外度假,今日才回。
IP: 220.181.118.*   [7]zhangjing630   2013-11-5 14:21
梁老师:
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地幔对流是错误的,还有地热幔柱也是不存在的,而在地幔环流的基础上去看板块运动的基础动力(因为我看你是否定海底扩张说的否定海底扩张说也就否定了地幔对流)
我的回复(2013-11-5 14:26):你说的对,地幔对流和地幔柱是不存在的,是虚拟的幻想。
IP: 27.17.246.*   [6]刘涛   2013-10-22 00:57
晚辈今年考研,是打算考您们中科院,希望能考上,好好做科学,到时希望前辈多多指点。
我的回复(2013-10-23 12:08):欢迎报考中科院
IP: 110.103.240.*   [5]刘少华   2013-9-30 12:52
不错不错
我的回复(2013-9-30 13:04):谢谢!向您学习,多多交流!
IP: 59.33.7.*   [4]huazai2068   2013-9-29 11:26
梁博士:
       你好!
       对于您图上的夏威夷岛链的成因,想跟你交换一下意见!
       觉得红色岛链并不是漂移留下的轨迹,而是宇宙流交网力与太阳流交网力控制地球板块运动,一个向西、一个向东,在岛链处形成抗力,在地球的一定季节里如清明、谷雨、白露、秋分,地球的流交网力的外逃流在两者之间的薄弱处得到彰显,继而推高板块,这就是岛链形成的原因,这也符合流交网力的三要素推力、引力、势共存,在流交网力里,地球的海洋是低地,属于进入流最强的地方,岛链是三流交网力强势交接处,这是岛链形成的原因!板块向北运动主要是太阳流交网力作用的结果。谨供参考!谢谢!
我的回复(2013-9-29 11:39):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我在论文中给出了4个方面的证据,1是板块轨迹证据,2是板块拼接的地形地貌证据,3是板块拼接的地质地层证据,4是这些火山岛链测年非线性的证据。期望你也能收集大量的事实和图片来论证你的观点,而不是仅仅一种猜想。按照你的想法,这些力是一个作用于地球的系统力,应该能推动所有的板块运动,大家应该朝一个方向运动。但事实上,板块运动方向千姿百态,方向各异。
IP: 59.33.0.*   [3]huazai2068   2013-9-23 18:49
梁博士:

        你好!
        相当有道理!但是,热动力来源于那里?有热动力源是不是一定绝对作用于板块?有没有其他可能?
        有一种力叫“流交网力",请您过目看看这种力合不合用?已经做过实验,确实存在这种力。谢谢!仅供参考!破解宇宙物质之宇宙物质的核心原动力“流交网力”中国的第五发明发现以及流恒变定律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3585&fromuid=990545
我的回复(2013-9-24 09:36):您好!看了你的文章,提点建议,太多自己定义的新名词,建议简化,否则比较绕口和难以理解。加油!
IP: 180.154.215.*   [2]卢湘岳   2013-9-19 21:53
谢谢!2013.9.19.
IP: 180.154.215.*   [1]卢湘岳   2013-9-19 10:43
讨教:吴淞江在唐代时(唐代称为松江),比现在要宽阔很多,那么,大约有多宽呢?是自然沉积令其变窄的吗?2013.9.19.
我的回复(2013-9-19 14:03):卢先生,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不曾研究过,不过你提的问题值得研究。关注你的研究进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