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inderela

博文

投稿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

已有 3366 次阅读 2013-8-9 17:15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好

 

我是文科出身,心理学也一直是做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直到博士毕业,阴差阳错,分到医学院工作,开始教医学心理学,觉得教学和研究不能太脱节,遂改行做临床与医学心理学。这一改,真是跨越千山万水,虽说都是在做心理学,可心理学内部的分别,绝不亚于行业之间的差别。我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实验训练,医学院又基本没有同行可以请教。

所以,开始的时候,我只有自己跌跌撞撞,摸索着做些最简单的,自己又感兴趣的课题。幸运的是,毕业第一年,就拿到了学校的课题,虽说是小课题,可非常鼓励我,才有干劲继续做下来。不过,现在想想,一路走来,真难!感觉是又重新再读一回硕士、博士,而且是没有导师的研究生,教研室的办公室,常年见到的,就是自己和其他一些研究生的身影,无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不过,毕竟没有受过训练,写出的论文经常被审稿人认为不够严谨,逻辑性不强之类,然后,许许多多的小问题。

想想自己,不仅是文科出身,性格本身也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思维奔逸,经常冒出些奇怪怪怪的想法,这样的脑袋,要做严谨的科学研究,真如同把一个方方正正的脑袋放进一个圆形的模具,慢慢削磨,其过程漫长而痛苦!幸好的是,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良师益友,可以指点自己打磨的方向!而且是免费的。那就是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和编辑们!

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投出的稿,评审意见并没有多少令我眼前一亮的东西。后来,开始投英文期刊,英文期刊的审稿者与国内审稿人最大的区别是感觉他们特别特别认真地读了你的文章,推敲了你的文章,返回来的评审意见常常是十几页,虽然,这中间也有些意见或建议不够恰当,但大多数都很到位,也很中肯,而且常常指出一些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每次改稿,感觉自己又进了一步,上了一层楼,改到最后,觉得已经就每一个字都check过无数遍了,肯定perfect了,心里暗暗较劲,看这次能再提出什么问题?!然而,返回后,还是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在等着自己,这才意识到,是自己修行不够,看不出问题所在!于是,只有加倍谦虚地学习,按照审稿意见,一条一条地认真处理,碰到不懂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写信问编辑。

有些编辑当然只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但也有些编辑特别好,一条一条地解释给你听,像自己的导师,而且,清楚明了,比我看什么书都效果好。我有时很奇怪,这些编辑都是高水平的专业人士啊!碰到这样的编辑,真是幸事,就像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我在没有旁人可请教的情况下,跟着这些编辑、审稿者学到了许多东西,就像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了热心的指路人。

当然,国内的期刊,也有特别认真的审稿人,曾经有一篇文章的审稿意见,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审稿者应该读了或至少查阅了我每一篇引用文献,然后,就文献引用的正确与否,或其他问题,提出了好几页的意见,其他一些非常细微的错误,也都一一指出,令我拿到审稿意见后,叹为观止,也不禁心生佩服!虽然我自己那会还做不到如此严谨地撰写论文,但一直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在看多了各行各业一起坑蒙拐骗、习惯了许多抄袭论文,照样堂而皇之地登上学术期刊的现象后,遇到如此严谨、认真的审稿人,真令我产生这个民族还有希望,这个社会尚可拯救的感觉;也令我对现今各种媒体对高校教师的抨击并不以为然。当然,高校中,不乏各类人群,但我知道,大多数的人,包括青椒、中椒和老椒,都还是在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事情,教书、做科研。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人,那些和我只能遥相接触的人,也有很多,科学网上,也有很多!

我喜欢这样想,我也愿意这样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978-715527.html

上一篇:我会变成大米吗?——女儿语录
下一篇:大地任我行—随宝马车队粤西自驾游(1)
收藏 IP: 113.108.139.*| 热度|

4 武夷山 苏光松 张忆文 陈沐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