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热度 1 2020-7-15 10:51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323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比萨大教堂
热度 3 2020-6-15 17:27
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地区的比萨市矗立着著名的比萨大教堂。它始建于1063年,是意大利罗马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比萨大教堂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对11-14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它的钟楼,更因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而闻名于世。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424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比萨大教堂的洗礼堂
2020-6-12 15:42
对普通人而言,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的名气似乎更大一些。其实,它不过是比萨大教堂的一个钟楼,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伽利略在那里做了自由落体实验的缘故。真正有意义却是比萨大教堂及其洗礼堂。比萨大教堂的洗礼堂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圆形洗礼堂的直径为39米,总高为54米,圆顶上立有3.3米高的施洗圣徒约翰的铜像。洗礼堂内有 ...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57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比萨斜塔
热度 7 2020-6-10 20:35
比萨斜塔就是比萨大教堂的一个钟楼。在施工过程中,就开始倾斜。令人感到惊叹的是它至今竟然没有倒塌。伟大的伽利略在此塔上扔下一个大铁球,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从而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现在也成为意大利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474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7
罗马市政厅的雄姿
热度 4 2020-6-6 12:09
今年欧洲的意大利最先开始爆发新冠肺炎。虽不能说哀鸿遍野,也是死伤无数。当死亡人数超过10万时,意大利政府于4月31日在罗马市政厅前举办了悼念仪式。市政厅坐落于卡皮托利诺山上,这里也曾是古罗马和中世纪的传统市政广场所在地。旧城区处处都是古罗马遗迹,为了文保,米开朗基罗对其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造。把它的正面改 ...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6043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圣十字教堂
热度 2 2020-6-4 12:39
意大利不愧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随便到哪个城市都能找出不少的著名建筑和人物。而位于佛罗伦萨的圣十字教堂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哥特式教堂葬有不少大人物,如米开朗基罗 、 伽利略 、 罗西尼等。可是独独没有生于佛罗伦萨的但丁。他是意大利语的奠基者、伟大的诗人、文学家,世界级的一流文学大师。但丁一生波折,从37岁起 ...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247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叹息桥
2020-6-3 15:40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有座著名的叹息桥,这是公爵府(总督府)侧面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石桥。此条叹息桥是密封式拱桥建筑,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叹息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死囚通过此桥之时,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23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梵蒂冈国的军队
热度 2 2020-5-27 22:15
梵蒂冈国面积不大,只有0.44平方公里,和中国的天安门广场差不多大。可以说,梵蒂冈国是国中之国,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罗马教廷。教廷统领着全世界所有的天主教徒。美国强大吧,想吊打谁,就吊打谁。唯独不敢动梵蒂冈国。既然称为“国”,那就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军队。梵蒂冈国的军队属于雇佣军,清一色的瑞士天主 ...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37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圣彼得大教堂大殿
热度 1 2020-5-26 19:32
任何教堂都有比较气派的建筑造型,但如果其内部没有相应的内涵来衬托,也只能说是金玉其外了。可是,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大殿依然给人气势恢宏的感觉。大殿内有不少传世的作品,如著名的有《圣殇》,这是米开朗基罗23岁那年用纯白的大理石完成的雕塑作品。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耶酥,悲伤、绝望、无奈、顺从.....。教 ...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34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方尖碑
热度 2 2020-5-25 18:48
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纪念碑。 方尖碑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 金银合金 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像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但是,随着古埃及文明的衰落,方尖碑的下场也很凄惨。目前埃及境内只有五座方尖碑。其他的则散落世界各地。而意大利又是保有量最多的 ...
个人分类: 游意大利|499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