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信息论导致的信息泛滥

已有 3501 次阅读 2011-3-11 14:17 |个人分类:信息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实验室, 信息论, 罗斯福, 铁丝网, 纳粹德国

当申农还是个孩子时,他就在密执安的农场上架起了用莫尔斯电码的电报系统。利用农场的铁丝网传导电信号,这个系统便能将讯息就传给临近的农场。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申农成了科学的密码破译员的先驱之一,为决策高层提供加密的电报系统的服务,这样罗斯福和丘吉尔便可以利用安全信道进行通话。那时,申农的朋友图灵也在英国从事相同的密码破译工作,最终图灵成功破译出纳粹德国的军事密码。当图灵于1943年访问纽约时这两位先驱时常会面,但是他们却属于不同的保密领域,所以不能交流密码学的思想。

1945年申农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密码学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ryptography),紧接着这篇文章便被盖上“秘密”的戳子,永远无法公开。于是他又于1948年对上述文章做了删减,把保密的部分剔除,以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发表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这份刊物是贝尔电话实验室的自家办的,而申农的这篇文章立即成为经典。它成为现代信息科学的扛鼎之作。自申农以来,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电子计算机、数码相机互联网以及万维网等相继问世,这都要归功于申农的那篇文章。

信息对人类事物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其一是历史的维度,数千年来人们创造并交换信息但却没有对其进行测量,其二就是理论的维度,也就是说申农提出对信息进行数学测量的理论;其三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可以称之为过载期,就像发洪水后那样的平静一样,到处都是信息。这个事情大约始于1965年,那年摩尔(Gordon Morse)提出了摩尔定律。摩尔是位电气工程师,Intel公司的创始人,所谓摩尔定律的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当价格不变时;或者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计算机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摩尔是从事硬件生产的,而他所揭示的定律是关于硬件的。但这条定律也适用于嵌入硬件的信息。硬件的目的就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的叫存储器,处理信息的叫计算机。那么对信息而言,摩尔定律就是存储器和计算机的价格下跌和存储器和计算机的增加,因此硬件的泛滥便导致信息的泛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489-421146.html

上一篇:神人麦克卢汉
下一篇:“信息时代”的时代
收藏 IP: 123.114.98.*| 热度|

2 杨正瓴 俞立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