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牛雨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年6月7日,侯天顺课题组例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木楼302召开,此次会议由侯天顺副教授主持,参会人员有牛雨欣、苏杰 、陈野等学生。
首先,舒博分享了读研经验。他细细回顾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分享了自己的读研经验和感悟,在回想过去三年读研经历时,他着重强调了课题组内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遇到好的想法或者好的问题都可以在课题组内部分享,鼓励大家应该及早确定目标并且为之奋斗努力。
其次,孙晨阳讲解了论文写作方法。他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分享了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讲述了研一到研三每一个重要阶段应完成的内容,介绍了从文章构思到动笔书写。他分享了论文写作的整个心路历程,为师弟师妹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技巧。
随后,牛雨欣汇报了工作进度与文献阅读《初始剪应力对软土场地震反应的影响》。将软化模型引入Iwan串联模型中考虑循环软化的影响,同时再串联一理想刚塑性元件,模拟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变。结合Masing准则对软黏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描述,将修正的Iwan模型用于软土层的一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苏杰汇报了工作进度与文献阅读《重载铁路基床污染级配碎石临界动应力及动强度特性研究》。以不同细粒含量的级配碎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的大型动三轴试验,探究细粒含量、围压及动应力幅值对试样累积塑性应变及临界动应力的耦合影响机制。
陈野汇报了工作进度与文献阅读《不同地区非饱和黄土动力结构性研究》。对兰州、洛川、杨凌地区黄土在不同含水率与不同应力状态下进行动扭剪三轴试验,测定了黄土的动剪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依据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改进了基于动剪应力考虑的土结构性定量化参数,并应用该参数对三地区非饱和黄土的动力结构性进行了分析。
王亚川汇报了工作进度与文献阅读《降雨条件下多层土坡入渗机理与稳定性分析》。基于VG模型多层土含水率方程,建立了考虑边坡倾角的含水率与基质吸力控制方程,提出了土层间渗透系数比不同的情况下多层土坡入渗深度计算方法。通过在Geo-Studio软件中建立多层土的一维和二维模型,分析雨水入渗过程中土层交界面处饱和滞水区形成过程及不同降雨条件下多层土坡稳定性变化规律。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侯天顺副教授逐一进行质疑,并且最终给予了解答与评析。
最后,侯老师做了会议总结,他总结道:(1)慎独慎微,慎初慎终。在学术道路上每个人要初心不变,矢志不渝;(2)大道至简,大道至美。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研究生要学会踏踏实实做事,把一切的琐事化繁为简;(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
研讨会现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6 0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