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闭合生态系统——“月宫一号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narpalace1

博文

植物舱Ⅰ的一天 精选

已有 5936 次阅读 2017-9-25 00:15 |个人分类:月宫一号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量大注意,多图杀猫~

月宫200天的实验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核心粮食作物长势如何,志愿者状态是否还佳?那就跟随志愿者去植物舱Ⅰ看一下吧。


绿油油的幼苗叶尖挂着着晶莹剔透的露珠,这是早上经常看到的场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让人舒适与惬意。一天之计在于晨,在植物茁壮成长的同时,我们志愿者也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月宫一号”是一个集成系统,各组成部分关系密切,繁多的事务如果没有被合理地安排,就会一团糟。于是,“月宫365”计划的每一天都被事无巨细的记录在《工作手册》中,志愿者每天只需按时浏览一下日程安排,就能明白当天的任务。这天,我们志愿者再次打开《工作手册》,浏览今天的任务,得知要收获小麦后,便投入到了工作中。


大家可能感觉,刚才还是幼苗呢,怎么这里就可以收割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月宫365”小麦的栽培制度,植物舱Ⅰ的小麦主要栽培于三层植物架上,栽培面积共为60m2,分30批。但这30批小麦并不是同一时间种的,而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分批种植。由于种植的时间不同,因此我们能看见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小麦。在2014年,“月宫一号”105天的密闭实验就已经使用过了这种栽培制度[1]


由于不同小麦处于不同状态,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也不一样。因此每次收获之后就要马上再次播种,保证生长周期内各个状态的连续性,也保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如果从舷窗往舱内看的话,会看到这样悬挂的小本子,我们称其为小麦“溯源本”,它记载着在该种植槽内小麦的各种生长情况:播种、幼苗三叶期、拔节期、分蘖期……直到成熟期。就像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贴有二维码的溯源食品,想了解某批次的生长情况或者是否出现过异常情况,都能在小麦“溯源本”迅速清晰地找到。这些与生长相关的科学数据,在志愿者分析结果或者某些现象时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两组志愿者交接时,小麦“溯源本”也就摇身一变成为植物生长日志,能让新进来的志愿者快速地熟悉每一批次的小麦。


透过舷窗,向舱内望去,我们可以看到过道架子上爬满的豆角。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在小麦与豆角之中忙碌的志愿者,这张叫《月宫之中》的照片也成功当选了《自然》杂志2017年5月全球最亮科技图片[2]


豆角是为充分利用“月宫”58平方米,高度3.5米的植物舱Ⅰ而加入的,主要种植在小麦栽培槽一隅。用绳子绕成藤,给予其足够的空间,豆角便茁壮成长起来。普通豆角结荚一般在60天左右,而我们“月宫”精心筛选的豆角以及栽培方式,却让我们志愿者在40天左右就可以尽情享受美味啦。每天,望着藤一点点爬上过道,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豆角不遗余力的攀升也告诉着大家,我们“月宫人”也一样,有着不断进取的心。


当然,这一天还没结束。今天计划中还有一项测小麦高度、冠部光强以及其光合特性还未完成。“月宫一号”系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供我们进行研究。在早些时候,“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也介绍过“实验将研究在不同代谢水平的乘组变换时系统的稳定性,验证和发展系统长期运行调控技术。此外,实验还将研究人长期在幽闭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自然光节律对人情绪的影响,肠道微生物与人的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人的情绪调控作用等。”而我们团队每个人,无论在舱内还是舱外,都有“月宫365”的实验任务。在这里,我们谨期待舱内舱外实验能够“齐开花,共结果”。


==============这是彩蛋的分割线==============


彩蛋时间:当然除了繁重的实验和工作之外,志愿者们还有一些业余爱好,如掷飞镖、吹陶笛、画画等等……如今志愿者又get了新技能:绘画与剪纸。

注意,前方灵魂画师出没!


那么,画的是什么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34086-1077570.html

上一篇:密闭空间健康管理之光环境篇
下一篇:十一特刊——月宫旅游篇|不一样的美景
收藏 IP: 116.213.171.*| 热度|

6 杨正瓴 黄永义 易雪梅 胡大伟 高建国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