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Strong interaction is no longer a short-range force
梅振华 2023-5-27 11:23
In 1935, Hideshi Yukawa proposed the feature of short-range force in strong interaction based on his quantum theory of nuclear physics. This was due to his mathematical formula expression, Φ = g 2 /r (exp( -mcr/ ћ )) which showed that after the distance r exceeds the nucl ...
8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Grand unified theory of the universe formulas-1
梅振华 2023-5-15 11:52
Results as formulas-1
7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物理学基本粒子的问题与未来__与chatGPT的研讨对话录
梅振华 2023-3-12 15:28
Me:在基本粒子标准模型中,在原子核内的强、弱相互作用特征的 短程力 如何解释 ? chatGPT: 在基本粒子标准模型中,原子核内的强相互作用是由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引起的。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胶子来传递的,这些胶子是一种带有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由于胶子的质量非常大,因此强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非常短 ...
11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电荷的奇怪属性研究 (Study on electric charge of strange attribute)
梅振华 2023-2-23 17:55
对于电荷的属性,我们在经典电磁学中都已熟知。 之前我们在介绍 B. Feng 理论的不同媒介场合中多次阐述过,对于基本粒子来说,其所带电荷还应添加两个新的属性:一是任何实物基本粒子都必须带有电荷,没有无质量的纯电荷实物基本粒子,也没有有质量而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二是任何实物基本粒子必须带有绝对值相同的唯 ...
8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的意识观浅谈
梅振华 2022-12-14 13:12
试着想想,是否-我是我,或者说,是否-我能够是我?我的意思是,人是处在世间的一个特殊事物,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是智慧的具有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高等生灵,那么,人的意识是否是可自主的呢? 人的意识从哪里来,早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科学定论了,即,人的意识来源于自身的大脑本体, 意识是物质的 (大脑的特殊物质形态), 意 ...
12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电荷的空间弯曲猜想
梅振华 2022-12-8 18:52
广义相对论 解释万有引力为 质量的空间弯曲 效应,并得到了在日全食时天文观测实验的证实。在我们的B. Feng新物理理论体系里,包括万有引力在内的四种基本作用力都已在电荷电场的本质机制下得到了统一。现在既然质量能使空间弯曲,那么这个最本质的 电荷 不能对此无动于衷,必然会导致空间弯曲,而且还会更强烈。这可以说 ...
10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矛盾由于误解和空间维度所致
梅振华 2022-12-2 12:34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上世纪初建立起来的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其正确性也都各自得到实验和应用的验证,之间的所谓矛盾多数是由于误解造成。 说“矛盾”亦可,但我更多倾向于用“不和谐”或“不协调”来表达,因为这两种理论的建立过程在方法论上就是根本不同的,语言描述和专业术语也各持特色,产生些不和谐也在情理之中 ...
17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二度剖析薛定谔的猫
梅振华 2022-11-21 20:17
之前在“解困薛定谔的猫 还原科学真相”博文中对薛定谔的猫的悖论问题做了些分析,此再次提起该猫进行剖析,意在进一步 支持薛定谔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诠释的质疑 。 作为量子力学创建的主要核心人物, 薛定谔 本人对于以 波尔 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诠释是心存疑虑的;为此,他提出了个著名的后来被称为“ ...
115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物理学从此由迷茫走向混乱
热度 2 梅振华 2022-11-11 15:58
许多人在反思质问,为什么基础 物理学 一百年来 停滞不前 。这个质问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是基础物理学也不说没有一点发展,反而是“发展”很大,只是这种发展 前途暗淡 ,手法拙劣,瑕疵漏点太多,弄的大家 一头雾水 , 迷茫不堪。 曾几何时,他们一度带领众批信徒们在他们定义的“正确”道路上狂奔着 ...
1777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精细结构常数公式中额外插入系数前后的思虑与考量
梅振华 2022-11-8 22:25
在我们的B. Feng物理理论体系里,推到出了精细结构常数( α )的计算公式,如下: 从上图公式中看出 ,其中含有2个人为插入的系数 k 1 和 k 2 。 有人质疑 对系数 k 1 和 k 2 的硬性插入, 暴露出理论的不完美和瑕疵。 对此,起初我也认同并因此 忐忑不安 。从理论上讲,不用插入这两个系数的 ...
96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8 0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