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对智能产品的提问
刘永红 2025-6-29 15:18
对智能产品的提问 武汉理工大学:刘永红 智能产品是 “物质 ― 非物质 ”的产品,其特点是非物质(如信息流、数据流)的动态性和适应性。例如,芯片,当它高速运算就意味着经济效益。这就导致了产品形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这些高科技上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并且变化越来越快,其产品的形 ...
7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谈高考报志愿
李东风 2025-6-29 12:31
高考成绩公布了,这两天忙着报志愿。很多考生和家长很困惑。报志愿很重要,选择很关键,如何选择一所自己满意的学校对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 1 知己知彼 自己的分数多少,在省内排位如何,这是报志愿的基础。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实事求是认清自己的位置。尽可能报高一点的学校,但也要有自己的底线学校 ...
58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高校领导师生本应有的关系
李东风 2025-6-29 09:36
某大学毕业典礼遇雨学生喊话校长“下来”引争议,说学生无礼,校长宽容之类的。但 需要真正反思的是以下问题: 1 高校是培养学生还是生产商品? 2 强调以生为本,老师是什么定位? 3 高校行政市场化管理,学生就是买家。要求服务到位岂不符合市场规律? 4 老师是保姆,学生就是巨婴。跪着的老师怎能教出站着 ...
705 次阅读|2 个评论
无名无利,博主为什么写博客?
热度 12 张博 2025-6-29 07:07
无名无利,博主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写博客? ——写博客,图个啥? 各位亲爱的博主们,我们都知道这个事实:写博客,大多数时候不会带来名气,更不会带来金钱。点赞寥寥、评论稀疏。可我们呢?还是继续写、开心地写,而且写得越来越认真!这是为什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于是我请AI来分析一下,咱们一起看看,它说得有 ...
6179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12
科普童书映照时代:风格演变折射社会变迁
武夷山 2025-6-29 06:45
科普童书映照时代:风格演变折射社会变迁 ‌ 武夷山 JSTOR Daily 电子杂志 2025 年 6 月 25 日发表 Jessica George (她拥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语专业博士学位)的文章, Science Lit for Kids Holds a Mirror Aloft( https://daily.jstor.org/science-lit-for-kids-holds-mirror-aloft/ ) 。请 ...
55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牛顿与爱因斯坦研究工作的对比分析(10)
朱林 2025-6-29 00:37
牛顿和爱因斯坦关于物理学的一些论述 一、牛顿关于物理学的一些论述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写道:“ 由于古代人在研究自然事物方面,把力学看得最为重要,而现代人则抛弃实体形式与隐秘的质,力图将自然现象诉诸数学定律 ...
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写作的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认知与文本未来
热度 3 席瑞 2025-6-28 23:38
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浪潮,以其前所未有的力量席卷全球,正从根本上动摇着人类文明的基石之一——写作。从ChatGPT、Gemini、DeepSeek到各类专业写作平台,AI已经从技术圈层的热议话题,演变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关乎国家战略的社会级变革 。这场变革的影响力,被一些专家比作1879年爱迪生点亮第一盏实用电灯的意义 ...
523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我为什么能发明量子力学本身的数学(范洪义作)
万志龙 2025-6-28 16:58
在以前的短文中我提到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方法 是量子力学本身的数学,想真正学好量子力学者宜慎学之,方可思路开阔 ,有推算能力,在量子力学园地里自由徜徉。 否则 ,你徒有物理想法而自己不能演绎之。 我的老师阮图南,闻名全国的是推导能力超强,从头推一个理论一鼓作气用幾十张稿纸而不参考任何其他文献,可谓一蹴而 ...
7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牛顿与爱因斯坦研究工作的对比分析(9)
热度 3 朱林 2025-6-28 01:02
270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好的项目未必能成,但不好的项目基本没戏
热度 1 徐芳 2025-6-27 23:00
2-3 个月前,我有幸参与评审了一批基金项目(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这几天立项名单出来了,结果挺有意思,也让我想跟大家聊聊。 我发现, 我当初特别看好、极力推荐的项目,并没有全部拿到资助。 但反过来, 那些我当时觉得不太行、明确表示了反对或者有疑虑的项目,真的一个也没出现在最终名单上。 这个 ...
78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3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