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转载]黄龙祥:论俞穴
聂广 2024-2-23 21:08
资料来源: 黄龙祥 . 论俞穴. 中国针灸 , 2023 ,43 (10 ) :1189-1201+1216 摘要:俞穴为针灸学的立足之本,要说明白针灸之理,必先明俞穴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发掘《黄帝内经》有关俞穴分类、分布、结构的论述,提炼出“奇正论”“节交论”“关机论”三论,指出俞穴按有无固定位置分为“经俞”和“奇俞 ...
6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王少石《黄石轩诗草》1203首王少石《卷二· 咏怀篇》203首‖七言绝句:题《人长寿》巨印
王少石 2024-2-23 20:48
题《人长寿》巨印 (2023.3.29) 自怜自 叹 苦吟身, 世事无常 不可论。 大梦茫茫醒来后, 一头白发自黄昏。 ▲王少石篆刻:人长寿 2023年 5厘米x5厘米 ▲王少石·八秩杖行图 76cmX53cm 2019年
1557 次阅读|1 个评论
产氢硅材料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孙学军 2024-2-23 20:45
产氢硅材料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摘要 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进展会导致肠道细胞坏死,需要手术切除,这可能导致肠道功能丧失。因此,开发能够在早期预防 IR 损伤并抑制其进展的治疗剂势在必行。由于 IR损伤 可能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抗氧化剂可以成为有效的治疗剂。 硅基(Si)基试剂是一种抗氧 ...
14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IEEE T PATTERN ANAL 2023年发文情况
孙颉 2024-2-23 20:08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23 年发文情况 2023 年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发文1008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04篇,热点论文11篇。 数据来源: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 SCIE ) ...
9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三足鼎立的量子力学理论(范洪)
热度 2 万志龙 2024-2-23 20:03
新量子力学始于海森堡的先知先觉,他揚弃了玻尔的原子轨道理论一旧式量子论,提出了后来被玻恩、约当加工过的量子力学矩阵学说。稍后,薛定谔为德布罗意波提出了波动方程,即以其名命名的方程,方程的解称为波函数,玻恩给了其几率假设。 在海森堡、薛定谔两种形式外,狄拉克凸现表象的功能,提出了q数理论直接处理不可交 ...
69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韩愈马说,无马?
热度 1 汪育才 2024-2-23 19:30
69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解密暗物质120-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光偶极阱
张延年 2024-2-23 18:54
只要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光偶极阱 在激光场中,被极化的场态粒子具有相同的电偶极矩和势能,这种极化是规律的。被极化的场态粒子就具有恢复对称性的势,就形成了稳定的光场。原子天然都具有一定偶极矩和势能,在稳定的 ...
2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解密暗物质119-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光谐振子
张延年 2024-2-23 18:53
只要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光谐振子 场态粒子一旦对称性破缺,电偶极矩增大,一定会形成一个恢复原状的势。球型的场态粒子在任何方向都可以谐振并产生电偶极矩变化,不同方向的电偶极矩变化均可以叠加。 核外电子本身没 ...
2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解密暗物质118-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耦合作用
张延年 2024-2-23 18:52
只要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耦合作用 用量子理论研究光同原子或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发现原子或原子核由于能级之间的跃迁可以发射或吸收光子。在这些跃迁中有一种类似于经典电磁理论中电偶极子发射电磁波的情 ...
26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解密暗物质117-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自洽性验证-光子产生与湮灭
张延年 2024-2-23 18:52
只要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光子产生与湮灭 显态粒子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产生光子,但所有这些方式都是利用显态粒子的相同机制,即原子核或核外电子受激发后跃迁回基态所产生的。核外电子在各自固定轨道上绕核旋转,总是先填充能量 ...
2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