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19)

已有 4736 次阅读 2016-8-14 06:31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19)

武夷山

 

对马昌凤“如梦令二则”的评论:

    更喜欢第二首。想当年打桥牌到半夜,一般都是我先提出“今天就到这儿吧”。“且住,其住,工作不能耽误。”
博主回复:呵呵,正是这般情景。

 

对杨玲“略谈政治智慧与思想解放”的评论:

    民盟中央副主席冯之浚简明扼要地说:政治就是搞平衡。搞平衡需要多高的技术啊,想想杂技团的高台定车。搞平衡的艺术,不是科学规律、经济规律所能框住和指导的。政客是将私利放在公益之上的人。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也得搞平衡。区分政治家和政客很难。

 

对陆绮“獭獭 in Wayne State (9)游乐场的思考”的评论:

    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在放松的时候产生idea,而是原有一个问题压在心头或潜在心底,在放松的情况下突然有了对此问题solution的思路。不要抱着寻求思路的动机去游玩,那反而无效。在这方面,莫执着,一执着就错!

 

对刘俊明“物理人生(60)--穷于理而精于工?”的评论:

    人与人不一样,有全面发展型,如费因曼;有一根筋型,如陈景润,他们都有出息。大学也一样的道理,要根据各自历史形成的传统与优势谋发展。最怕的是千人一面,千校一面,无论秉持的口号多么美妙。

 

对鲍得海“真正的“方块字” --- 您认识几个?”的评论:

    汉字的信息容量大,这不错,但不是中文书比较薄的唯一原因,另一原因是字间无间隔,而英语词间有间隔。由于无间隔,那么多人在研究汉语切分,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案。

 

对孟津“种树和剪枝”的评论:

    我当杂志主编时,主要干剪枝的活。大家说我剪得不错,就老让我剪,于是我没空种树了。:)

 

对马丽丹“糊涂也,困惑也,欲归去”的评论:

    很好的文章!解嘲归解嘲,最大的差异在于:总有感恩的学生永远记住您,而您即使想感谢农民工,都不知道您住的楼是哪个省的农民工帮助建的,更不知道那些人姓甚名谁了。

 

对“打打基础(5)-四色定理”的评论:
    “真正可靠的结论,全部都是来源于直觉”。严重同意这句话。胡适说的“大胆的想象”就靠直觉。难的是“小心的求证”。为什么需要求证呢?因为别人未直觉到这一点,只好通过求证来使人信服。费尔马直觉地认识到的定理,累死了多少数学家。为了求证,就发展出很多方法论--锤子。于是,很多人拿着锤子到处找钉子,或者看什么都是钉子。如今很多学术期刊上,充斥着用牛刀(复杂的方法)杀鸡(简单的问题)的文章。更可笑的是,鸡已经死了,还对着死鸡挥刀--就是用复杂的方法和实证研究去证明一个常识。有多少人在培育、诱发下一代的直觉能力(那才是创新的源泉)呢?太少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996317.html

上一篇:物理学家为蝶泳诞生干了什么
下一篇:译诗一首:骨灰(盒)
收藏 IP: 1.202.85.*| 热度|

4 王德华 钟炳 高建国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