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重新认识英国魂,兼祝女王生日快乐

已有 4501 次阅读 2016-6-13 21:07 |个人分类:国际交流|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英国, 精神, 母亲, 女王生日

今天打开任何一个主流媒体的首页都是一个消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0岁寿辰!尽管这事跟我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们既不是欧洲大陆的友好邻邦也不是英联邦的任何盟友,可还是被英国女王刷屏了!

我想写写女王和英国,却不是今天的一时冲动,其实这个念头由来已久,特别是这两年,我越来越感觉到应该重新认识和思考一下英国,因为在我踏上英联邦的土地之前,我和大多数国人一样认为:英国已经在世界强国的舞台上退居二线了(别急着拍砖),直到我20132月第一次在新西兰踏上英联邦的土地,之后是加拿大,之后是英伦三岛,从苏格兰的勇敢的心、到气势恢宏的伦敦、再到八百年剑桥……一次比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英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冲击,即使现在已经不是它最强盛的时期,可是它的生命力依然像内在的火山一样会灼燃你:

大英帝国并没有衰落,它今天依然是勃勃生机!就像这90岁的女王一样,她年龄可以老迈,但是她的影响力确实无可匹敌!

为什么?我一开始也不得其解,后来仔细分析我接触过的一些英联邦文化中的人,我突然发现,大英帝国长盛不衰影响世界的主要原因是:英国母亲!

比如我在新西兰看到的当代鲁滨逊的故事《A Wife on Gorge River》的作者Catherine Steward是英国的后裔,她和丈夫Robert Long在新西兰南岛最西端的Gorge River入海口、一个离最近的公路至少走两天路程的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20多年并且养成大一儿一女,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他们保持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Catherine的叙述中你可以看到他们二十年来的艰辛、困难、眼泪、亲情、友情和快乐,唯独看不到抱怨,他们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当然每年也要带孩子们出来两次,度假、读书、购置必要的日用品和食物,当然也有朋友们的到访和历险的出行,包括哥哥在回去的路上被洪水冲回来的经历,以及她本人在怀孕第一个孩子八个月的时候还长途跋涉到外面来寻找援助的真实故事……

最让我感慨地是她一直坚持在家里教两个孩子读书,这是怎样的一种艰难经历啊,在与世隔绝的地方,给孩子们安排好课程并且坚持十几年,直到孩子们都顺利进入大学学习,这不仅需要母亲具有很高的个人教育素养,也需要有坚忍不拔和聪明智慧,她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好,两个孩子都很阳光和健康!

无独有偶,我的新西兰学生Tim,我们去他家的时候才知道他和弟弟也都是妈妈在家里教大的,他是奥克兰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博士,弟弟是奥克兰乐团的职业音乐家,都很好!虽然我不提倡这样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佩服这样的伟大母亲(英国人后来移民新西兰),尤其在这个山水使得游人醉的新西兰的富裕家庭里,她们不仅是陶冶在山水之间又很好地完成了教育孩子的任务!

这些都是在外的英国后裔了,再看看英国本土的母亲: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60年如一日的坚忍不拔,为国家奉献一生

撒切尔夫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她都是那样坚定执着地执掌乾坤

小贝的夫人维多利亚,那坚定的眼神还有她执着的创业精神

……

这就是英国母亲,无论在哪里、无论多么艰苦、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她们都坚毅刚强、自律奋进、永不妥协的母亲,历经磨难、痴心不悔、坚定不移地扛着这个国家前进!

致敬女王,致敬英国母亲,致敬英国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984391.html

上一篇:蓝天白云映雕梁画栋 最美还是中国风
下一篇:祝福骑士,今夜荣耀必将属于克里夫兰!
收藏 IP: 117.136.0.*| 热度|

8 蒋永华 刘立 李伟钢 史晓雷 田云川 李颖业 王桂颖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