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的通知》的几点疑问

已有 2615 次阅读 2016-3-8 17:00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疑问,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的通知》

http://jsw.bjchy.gov.cn/zhxw/ggl/ff80808151c868be0151f0832ef90008.html


其中几点疑问如下:

1、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是否为办理《生育服务证》的前置条件?群众是否需要多跑一趟?

原先在北京市办理《生育服务证》,只要带齐所有证明材料,当时便可以拿到《生育服务证》,无需再跑第二趟。目前要求“需要领取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的,可在生育登记3个工作日后到办理生育登记的社区村(居)或乡镇(街道)领取《生育服务证》;需要领取第二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的,可在生育登记7个工作日后到办理生育登记的社区村(居)或乡镇(街道)领取《生育服务证》”,群众是否需要多跑一趟才行?

2、如果允许先生育后登记,则信息采集表第一行“拟生育孩次(一孩、二孩)”中不应该出现“拟”字!

3、婚姻状况只有初婚、再婚、复婚三种类型,对于未婚生育及离婚期间生育等情况无法填写!

4、多胞胎生育时如何填写子女情况

5、备注中有“相应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取消《生育服务证》、注销户口及其他行政、司法责任”,在目前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生育登记还是办理户口的前置条件吗?还需要与“户口”挂钩吗?

6、信息登记表中没有区分必填项和选填项,后期录入时容易造成个人信息不完整。



http://news.163.com/16/0308/09/BHKI83LB0001124J.html

 原标题:人口羚观察:政府工作报告未提计划生育传递了什么信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只字未提“计划生育”,这令人产生不少遐想。作为曾经长期被强调的“基本国策”,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被提及意味着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认为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也有人口学者认为,这说明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重要性正在随着人口结构的扭曲、生育率的持续走低而弱化。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生育政策的表述是: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首次没有出现“计划生育”表述。报告同时强调,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李建新认为,这段表述是对我国人口要素积极正面的肯定,反应了高层对我国人口问题认识的转变。但他同时强调,挖掘现有存量的潜力固然重要,但开源更重要,也就是说要迅速放开生育限制,让愿意生育的人群能够生育。

 

黄细花说,这几年参加全国两会,她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一拿到政工作报告,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方面的表述。

 

“我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在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方面的表述已经很大的变化,一年比一年精彩,不断给我们惊喜,给老百姓带来福祉。”黄细花说。

 

对比前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关于人口和生育的表述确实变化比较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虽然依然提及了计划生育,但是没有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表述。当年的报告还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据人口学者当时解读,这是第一次在政府报告中肯定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性。

 

回溯到2014年,当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表述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在此之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几乎是历年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

 

人口学者黄文政认为,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口与生育政策的表述看,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变化,说明中央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人口老龄少子化和低生育的现实,方向明确,步伐坚定。 

 

今年两会上,人口和生育政策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李崴建议最迟在2017年底前全面放开生育,以改变目前持续走低的生育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口结构。黄细花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卫计部门过去管控人口的职能应该立即改变,应该重新界定其职能,由生育管理改成生育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不提计划生育,是否意味着生育限制将会被完全取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学者陈友华认为,计划生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只字不提,表明中央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和认识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计划生育已经被彻底边缘化。强制性计划生育即将推出历史舞台。

 

李建新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不提计划生育,说明传统的计生理念已经弱化,但何时完全取消生育限制还有待于社会各界的进一步推动。他建议,应该迅速废除现行计生,变控制管理为服务鼓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1711-961348.html

上一篇:以目前中医水平,要求“治未病”无异于空中楼阁
下一篇:通州需新建保障房、宿舍数十万套作为行政副中心的配套吗?
收藏 IP: 1.202.2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