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hidag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shidaguan

博文

追求的是优秀还是成功,结果大不一样 精选

已有 5600 次阅读 2016-3-1 21:08 |个人分类:教育视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三傻, 成功还是优秀

周国平先生说:“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前提下,不妨把成功当作副产品来争取。”

对于“优秀”与“成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什么是“优秀”?周国平在《生当优秀》这本书中从人性的角度将优秀的品质概括为四项: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什么又是“成功”呢?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成功应该是指外在的标准,比如学业有成,拿了奖,挣了钱,完成自己的目标。

《三傻大闹宝莱坞》告诉我们:选择做“优秀的人”还是做“成功的人”,结果大相径庭。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以Rancho(兰彻)为首的“三傻”、系主任和高分低能的查尔图等人,在世界顶尖高府皇家工程学院,围绕教学、考试、职业选择和生活本身演绎的精彩情景剧。我将他们分为三类人:第一类,兰彻,一直追求“优秀”的人;第二类,兰彻的两个朋友,从追求“成功”到追求“优秀”的人;第三类,系主任和查尔图,热衷于追求“成功”的人。

从生命善良的角度来看,兰彻做到了优秀。为两位朋友实现理想,他默默行动;为挽救朋友和朋友父亲的生命,他想尽办法;他对同学的关爱,对友情的诚挚,感人至深。而他的头脑又是多么自由,对学习的独到理解,对机械的由衷钻研,对生活的细腻思考。很多人都被生活琐碎夺去理想,被坎坷道路夺去斗志,被坚固制度夺取抗争的勇气,但他是个例外,总在努力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刻意追求分数,却因对专业的真正热爱而高居榜首;没有局限于书本,却因思想的自由而活得精彩;没有逃避制度,而是用行动挑战制度。

兰彻的两位朋友,是从追求“成功”到追求“优秀”的代表。起初,他们或者按照父母的意愿,追求那些自己不喜欢却象征着“成功”的学校和专业,或者迫于各种压力,追求高分,但是他们没有成功,而是迷茫、恐惧,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兰彻的影响下,他们逐渐认识自我,找回了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优秀”品质:一个战胜恐惧,在文学方面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舰;一个发挥自己的天赋,在摄影方面实现了自我价值。

系主任和查尔图是追求“成功”的狂热分子。系主任勤劳惜时,管理严格,却因为“必争第一”的追求而沦为没有思想,没有人文关怀的制度牺牲品和“机器人”;他的成功标准压抑着学生的人性,挫败了学生的理想,让学生变得没有批判性思维。而学生对他,则是有恨无爱。他是个“成功”但不优秀的人。

查尔图亦遵循着“成功”的路径——学习,考高分,毕业,好职业,“成功”。可是他因此成了书呆子,学习死记硬背,毫无生活实践,没有对同学朋友的关爱,没有对制度的反思,没有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于他而言,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追求“成功”,可能获得“成功”,但可能与优秀无关。优秀是一种内在品质,成功是一种外在标准。作为教育者,应批判地看待世俗的成功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教会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心他人,保持思想的自由和灵魂的高贵。(肖纲领)

文章来源:蒲公英评论

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b2f7cc0102w8kk.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373-959814.html

上一篇:缩小城乡差距,教育不可卸责
下一篇:乡村文化,失守面前如何坚守?
收藏 IP: 140.207.35.*| 热度|

23 谢平 蒋继平 张彬 孔梅 郭向云 黄永义 赵新铭 毛秀光 陈敬朴 高峡 任来彬 张家峰 岳铭 姚伟 韩玉芬 韦玉程 周浙昆 陆绮 刘凡 wangqinling shenlu copier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