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两件事引发了两个大波,第一波是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第二波是网传一民科哥们早在五年前就发现了引力波。波波我倒是挺明白,但引力波到底是什么,我到现在也没完全弄懂。我想,理解科学是需要相当的基础知识背景,对于天文物理这类不易理解,又无任何直观经验的学科来说,普罗大众要理解引力波自然是非常困难的。否则就只能面对“外国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中国人则欢快的发现了一头猪而已” 的残酷现实。
虽然不太明白引力波究竟为何,但我想在这项重大的科学发现背后,科学家建设野外站点,收集数据,整理分析,甚至是做出重大决策都是极为艰苦的事。因此,对网络上所谓“引力波挺像八卦,中国老祖先挺高明这样的言论”,大多时候只能表示嗤之以鼻。我想对你说,哥们,那是个模型而已,模型只是一种数据表达,并不是说引力波就长这个样子,OK?! 更搞笑的是,没过几天,网络媒体上又掀起一“大波”,说诺贝尔哥5年前就发现了引力波,但中国舆论环境容不下它,因此人才和重大科学发现被埋没了。
民间科学家发现引力波的谣言风传之后,在科学和科普界业内又刮起一股小风波,讨伐中国人压根不理解科学,没科学素养,怒骂中国科普不行。各方言论,你来我往,吵得沸沸扬扬。既然说到科普,那我也想来凑个热闹。我想有这些声音和反思总归还是好的,通过这类科学、舆论和社会反应并发事件,我们不能只是培养起自轻自重,让人更加看不上中国的气氛来。当然,也不能支持左派那种“中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无知无耻情绪。我们还是应该再深入讨论科学传播或中国人科学素养培育问题的本质,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才好。
先说科学的问题。对于“民科早发现引力波”这一谣言,《知识分子》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认为中国人无论干什么都特别强调实际利用价值。作者认为,科学就是用来探索未知领域,创新知识,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人干科学,终究是为了证明“你老外能玩,我中国人照样能玩,智商不比你差”而已。这观点得到了很多科学同行的赞赏和认可,纷纷点赞,转发,表示支持。然而,你若动动脑子想想,似乎又不完全是这样的。现在中国科技改革特别强调科技转化,国家甚至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李总理最近还签署了一堆政策,奖励科学家多干点为人民服务的实用科学,为经济转型多做贡献,少一点纸上谈兵的理论文章。虽然很多大学和机构,一窝蜂杀上去,马上全力瞄准研发转化的行为不可起,过于短视和势利,但中国的实用科学着实是不够的。
从当下中国的科技与社会发展现状来说,中国科学似乎又非常的不实用,不仅人民越发不了解,竟然让总理和主席都很不满意。那到底是过于讲究实用,还是不务实呢?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二者并无严格的界限。如二战时期为了研究“实用的核武器”,不也催生了一大堆物理、数学和航空等领域理论的飞速发展吗;毛主席523项目抗疟疾研究则找到了青蒿素,最终获得诺贝奖;而纯理论研究促进科技飞速发展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如著名的X光的发现,省去了多少人检查时的痛苦。从当下对SCI论文的疯狂追逐来说,中国的科学可谓相当不务实。在大多数科学家眼里,只有SCI才是最好的结果,中科院不少单位竟然赤裸裸地把争取发表几篇10以上的论文,这样的论调作为“13舞”最为重大的目标,而对国家自然资源优化开发,环境保护,水资源和生态保护,国民健康等等这些重大问题则一笔带过,或假惺惺地说一堆冠冕堂皇的言语。想到这些,我倒是觉得中国的科学其实挺不实用的,特别是每个体系里缺乏了对长远来讲“有用”这块的顶层设计和考虑,时间长了,科研人员自己,单位自身,乃至领导和公众都越发不了解你们,不关心你们了,如此怎能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难怪乎公众缺乏想要细细了解中国科学的兴趣呢。
其次要说说科普创作。现在国内科普圈流传着一种言论,说“科学知识和事实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思考的方法”。对此,我表示极不赞同。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己“知之甚少”的半瓶醋科普工作者,请不要为自己的无知和不努力找借口找出路。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你连基础知识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了解得了新的知识创造呢;如果你达尔文的物种进化都无法了解,你又怎能了解“亲缘选择”这一概念的伟大精进呢:如果你连基本的文化概念或社会现象都不知晓,你又怎能了解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一术语的精妙呢;如果你连宇宙演化的基础知识全无了解,那么你又怎么能真正理解引力波这一发现的科学意义?此外,若从人类行为的理论的“知识-态度-行为”经典模型看,你若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那么你的科学精神和认知方法又从何而来?恐怕只能是空中楼阁,自己欺骗自己罢了。
很多人把猪鼻子图看作引力波,但那图只是模型而已,从这图看它还可以是两朵花呢。可见很多人压根不知道科学里的“模型”为何物。科普传播应该更加注重可视化,写作则不能少了科学史(via 网图)
基础知识是科学的构架,只有把新的发现,放在科学的构架中去,它才会有价值,体现出新意。写科普,若是能讲点历史,特别是加点科学史,那是相当好的。科学史写好了,文章一下子就会变得很耐读,清晰可人,激动人心。当然,写这样的科普需要相当庞大的知识背景,写之前得做很多准备工作,比如这谁研究出来的,做了多少努力,优缺点在哪里。历史档案清晰与否,是否容易获取等等因素都会影响科普创作。然而,现在的科普或科学新闻一是对专业了解有限(报纸里多为文科生),当然只能是去国外报纸上翻译个故事,最终导致报道的故事或不准确,甚至扭曲作者本意,更多的则只能玩煽情。你说你一篇报道2/3以上内容都是些人情世故,“哎呀喂,你看我们多累啊,30岁还是单身狗啊,工资低啊,两口子分居啊,野外蚊子叮哇,娃娃上学难啊”,这算那门子科学传播报道与科普写作。
科普的另一挑战在于容易被网友的喜好所左右。前几日偶然被博物科普大V宠幸推荐之后,我们版纳们版纳植物园微博粉丝数量也大涨,每条微博下面的评论和点赞人数都增上了百。我发现在此之后我的创作风格大受粉丝评论的影响,甚至有被绑架的苗头。从以前多元深度,围绕文献和最新进展的创作方式,日渐过渡到“围绕吃喝玩乐,努力吸引眼球,争取聚住人气”的模式上来。的确,由于害怕失去粉丝,我们会琢磨很多粉丝的特征和爱好,专挑Ta们喜欢的话题来说。在我这里,我仅仅抓住不能收粉丝所左右的理念,不断与之抗衡。在前不久的一次科普交流会上,博物君批评很多官微“不说人话”,提议科普要像“谣言”学习。事实上,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科学信息与谣言的传播模式是一样的,差别只是谣言持续时间更久远一些罢了(PNAS 2015)。我担心很多科普创作者一不小心,也会把科普创作日渐发展成了谣言,这是网络社会或新媒体环境之下,科普创作的巨大挑战。我想博物君“科普像谣言学习”其本意应该是说,科普要诙谐,用语要生动,配图要精彩,换做专业的术语就是说“科普应该提高其可视化程度”。数据可视化,抽象概念图片化,图片高清化卡通画,乃至科普故事视频化,都是网络时代科普工作的方向,也就是“科普要像谣言学习”的科普创作的方法。无论怎样,科学就是讲究个新字,科普不仅需要新,而且需要老,新故事的创造,老故事的串联,好科普需要紧贴科学上的最新进展和发现,引领科普内容。这些基本的科普理念还在网络时代也需要不断融合,并努力坚持下去。
最后,要谨记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绝非短期内能够培养或快速提高的。公众科学素养还是一个传统文化、基础教育、媒介和社会合力影响下的产物,它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中国之科普应该紧跟世界潮流,要有紧迫性,但也无需为此感到悲哀。因为它一直都他娘是这个样子的,只不过现在知识媒介从局限的纸媒变为广阔的网络媒体,让我们更多人知晓了中国科普的现状罢了。仅此而已,大可不必为之惊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