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四评《创新工程教育的理念与探索》一文

已有 1832 次阅读 2016-1-14 21:1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


网络被称为第一杀手,学科与专业化知识常被时空多维度的“撕成碎片”,不同的问题在不同关注点下的链接、切入与深浅不同的阐述和跳出,打乱了原有知识体系的强逻辑性和相关性。


快节奏的生活是碎片化的又一杀,直截了当的答案跳过繁杂的推导过程[7]


因此,有了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过程,由过去按部就班的了解、记忆与掌握知识,让位于方便快捷的搜索、甄别和应用知识。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和什么都会,而如何获取知识和知道谁会变得更为重要。学习的成本在降低,动动鼠标而已;创新的成本在飞升,难以形成独到的发现和发明。网络化的学习易于具有“浅、泛、散”的不足,简单的多与杂而不构成体系和能力只能够是无用的散沙,即“碎片化”形成一系列如同拼图游戏中的散件,没有经过整理的知识不易于提取,没有得到运用的知识也会快速遗忘;


建构主义的学说意在提出“能力与重构的个性化”,即在教育中进行非标准化的面向个体特征的碎片化知识与能力的重构建设,打破人才培养中的工业化大批量标准件生产格局。这需要师生间在主客观认识上进行更为主动的所为。


以上摘自汪思源等的以上标题文章,全文可见本博客日前的转载。

该文较长,内容丰富。耐心读读,还是会颇有受益的。今天是我第4次来解读这篇文章了。

这段文字中提出的【两个杀手】和【两个主义】还是值得大家啄磨的。

今天,


这两个杀手已向你杀来,你准备好了吗?



你以为这样的“杀手”在你的生命中存在吗?

为什么作者要把它们呌做杀手呢?

如果事实确有其事,你如何来适应呢?

恩格斯说“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面临这个“碎片化时代”怎么使自己的潜能获得最大的释放?

你看作者提出的这两“主义”有意义吗?。

一个是“联通”,犹如蜜蜂之采集,

一个是“建构”,那就是酿出蜜来。

元件为机器提供了可能,

组装成机器才实现了元件的初衷。

由综合而创造,宇宙飞船上的每一项具体技术并不等于宇宙飞船。

我点赞这篇文章,

是因为它反映了我们海大校园里的点滴新事物,

它使海大人的教育理念正在萌发勃勃生机,春意盎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222-950414.html

上一篇:金子(字)滚滚来
下一篇:王铎何许人也?
收藏 IP: 60.28.2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