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考古学家们最近好忙啊

已有 3885 次阅读 2015-12-26 17:10 |个人分类:个人看法|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考古学家们最近好忙啊。从邓世昌的致远舰到湖北秭归的唐代悬棺,从古代的桌游到美洲的甲骨文,从山西临汾的陶寺“尧都”到比轩辕黄帝还早1万年的“马鹿洞人”,估计考古学家们个个都忙得歇不下脚了。

我觉得更重要的可能是江西南昌正在发掘的西汉大墓,墓主是西汉废帝昌邑王刘贺——保存完好的皇帝陵墓,除了现在还不打算发掘的秦始皇陵,大概就要算这个了。大墓里面有金简、有屏风,还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不仅是物质的,还有文化的。

中国历史上称扬最甚的大忠臣大概要算伊尹和霍光了,他们就是所谓的“伊霍”——伊尹放太甲于桐,霍光废昌邑、立宣帝。“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出土的《竹书纪年》讲述了伊尹的另一种故事,今天出土的海昏侯墓是否会讲述霍光的另一种故事呢?

 

 

国家文物局确认“丹东一号”为致远舰将整体打捞

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5_11_06_340329.shtml 

国家文物局网站115消息,114,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专家论证会。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中船重工701所等多单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在听取汇报、考察出水文物、质询讨论后,确认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湖北秭归百米峭壁惊现131具悬棺初判为唐代开凿

http://www.guancha.cn/Celebrity/2015_12_15_344758.shtml 

据三峡商报1214报道,湖北宜昌秭归县磨坪乡杨林桥村发现一处密集的悬棺群,共131具。据考古专家介绍,初步判断为1200多年前僰(音bó)人墓葬群。该悬棺群曾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当地正申报遗址修复计划。

 

南昌西汉大墓初步明确墓主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5_12_24_345799.shtml 

据《江南都市报》1224报道,23日西汉大墓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国内数十位秦汉考古权威专家对西汉大墓的发掘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表示,接下来将在学者们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集结成册,出版西汉大墓研究专著。据考古领队杨军、考古学家信立祥等人透露,目前墓主身份已经初步明确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中国2300年前古墓中发现古代桌游:失传1500

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5_11_19_341828.shtml 

中国的考古学家们近日发掘出了一种古代桌上游戏的部分零件。自这种游戏从人们生活中消失以来,已经过了1500多年。

考古学家在山东省青州市的一座有着2300年历史的古墓中,找到了一枚由动物牙齿制成的14面骰子,21块标有数字的矩形旗子,以及一块破损的棋盘。从外表来看,这些零部件属于一种中国的古代游戏,名叫“博戏”,有时又名“六博”。

 

英媒:中国人在3300年前就发现美洲?网友:那是不是该叫他们殷地安人?

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5_12_26_346034.shtml 

今年79日,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报道《中国人在3300年前就发现美洲?》称,美国考古学家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多个岩壁上发现了商朝甲骨文。因为文字篆刻时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2800多年,因此他认为有可能是商朝人最先发现了美洲大陆。

 

正经君:传说与考古中的陶寺“尧都”真的如你所想吗?

http://www.guancha.cn/gczhengjing/2015_12_20_345279.shtml 

最近,中国考古学界大事儿不少,热闹非凡,南有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工程已至最紧张时刻,墓主的主棺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底可以得到墓主人的消息。而北方则有山西陶寺的考古好消息,关于陶寺的第一部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出版——《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这部经过几代考古人整理、编纂、修改,最终集结而成的考古报告备受关注。12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讨会,考古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高炜介绍,《襄汾陶寺》是由多位考古学家参与编写,通过15个专题对陶寺遗址考古资料做了科技检测分析,代表了中国史前考古与现代科技手段联合攻关的学术范式。

 

这些古人,再坚持一万多年就能见到轩辕黄帝了

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5_12_19_345218.shtml 

新华网昆明1218电(记者岳冉冉)美国当地时间1217,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在线发表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西南晚更新世与古老型人类有密切关系的人类股骨》。这一发现肯定了马鹿洞遗址存在全新的古老型人类种群。这一种群生活在距今14千年左右,发现大量大型鹿类动物与其共生,因此而得名“马鹿洞人”。

 

 

竹书纪年http://baike.baidu.com/view/58835.htm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盗墓者不准(Pǐ Biāo 音:痞标)所发现的编年体史书。当时被埋藏于魏安釐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说:“《竹书纪年》在研究夏代的年代问题上有其特殊意义,正在于它是现知最早的一套年代学的系统。”

 

《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19915-946040.html

上一篇:随便说说特朗普
下一篇:买书琐忆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19 李竞 李兆良 苏德辰 赵建民 李颖业 武夷山 陈晨星 吕喆 李轻舟 徐令予 田云川 余昕 王春艳 王号 王启云 jlx1969 decipherer biofans zxs61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