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一组书法一番思考--四论书法美

已有 2679 次阅读 2015-12-24 21:2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这是今天的课稿,从【汉简】看书法的“由综合而创造”。

汉简是在篆隶基础上向行草过渡的产物。

它含有篆和隶的基因。

它自由、洒脱、夸张,

笔画有增减,

充满着“中介思维”,即某一笔画、字、词的“亦此亦彼”性,

这种思维延续至当代诸多科技领域均广为应用,

如:液压元件的集成化、符号化,阀堆设计、元件的通用化及其改造、代用品概念、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转化、水电站的蓄能泵设计思想(用蓄水来蓄电以调节用电洪峯),甚至在社科领域的“过渡阶段”、《语言学》中的模棱两可等等。

学书画是为了感悟人生,

寻求真善美,

创造生活中的乐趣,培养想象力,发展思维。

祝大家节日快乐!

天天快乐!!


诸位早上好!如上所述,请看【汉简】中对书法的各种“集成化”概念的灵活运用,会人无限遐思!恭请先生去图片中找出来,看看我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值不值得我们去琢磨?有没有举一反三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想借一位名人的名言来吆呵一下“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假如我没记错,好像是杨振宁先生的至理名言)。请看:五十、四十、赦之、正月、令史、子子孙孙、至于、七十、十七、牵牛牛就走出、大夫、还、凉、树、功劳、状、并、到、封、按、机、雨、、、等等。触类旁通,您亦可去研究它的“后来人、行草诸体”,更及您所献身的伟大的科学事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222-945676.html

上一篇:我为自己的点击率而感到欣慰
下一篇:书法随感--应《物业报》约稿而作
收藏 IP: 60.10.96.*| 热度|

3 吕洪波 李颖业 赵志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