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刘江琳晴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w373737 制造服务工程研究

博文

房地产悄悄起变化回归理性,事后诸葛亮重复常识性道理

已有 2910 次阅读 2015-12-23 08: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中国楼市的热闹终于接近尾声,一次次的抑制房地产过快增长言犹在耳,限购的猛药也是戏剧的高潮。当政府转向保障性住房,从源头打击炒房团的策略下,房地产闹剧总算消停了,留下的只是无病呻吟,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演。坑害老百姓的高房价,只是捧红了几个土豪而已。


今天新华社发布了标题为《降房价要出真招》的评论,对于目前的房价拐点给出了判断。以下是评论全文: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系列化解房地产库存的举措,明确指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这一要求顺应公众期待,符合市场规律,对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激活市场需求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一边是房地产商天价拿地建楼,房价节节攀升;一边是很多群众买不起房,望房而兴叹。在百姓的怨声中,国内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住房空置率居高不下,极大地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拖累了诸多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央多次就房地产去库存问题进行研究,体现出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推动相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心。对此,一些房地产企业仍幻想“政府救房市”。不过,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房地产不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高速盲目扩张的老路行不通。遵循市场规律来发展房地产行业,遵循供需原则消化房地产库存,必须挤压房价中的水分,让房价虚火降下来,释放更多消费潜力。

当然,政策对房地产去库存的辅助作用也很重要。政府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在稳定房地产市场过程中,落实好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取消不合时宜的限制性措施等,都有助于形成商品房的长期消费预期。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高度依赖高价出让土地获取财政收入,并与房地产商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不但容易导致房地产商绑架公共决策,也是助推房价虚高的重要因素。长远看,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改变过去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最终使房地产市场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6153-945245.html

上一篇:祝贺浙江大学陈纯院士
下一篇:某位省长对党不老实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