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关于氢水的学术对话

已有 6735 次阅读 2015-12-21 13:47 |个人分类:饮用氢气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文来自网络,由于翻译整理的内容不够规范,导致大家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本人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并对内容进行调整,正大家阅读起来会比较容易。这个内容是日本学者2008年前后的交流,是氢气医学比较早期的一些争议。目前这些内容早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常识。希望这个内容对大家了解氢气医学研究的历史有所帮助。从学术角度,本文价值并不太大。适合普通读者阅读体会氢气医学研究者对这样一个现象的思考。红色文字为本人根据上下文意思的补充。

太田成男VS坪田一男

坪田一男

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眼科学教室教授

太田成男(Shigeo Ohta)

日本医科大学大学院加龄科学系专攻教授

一、什么是氢水?

由于氢分子容易透过塑料,保存时需用铝(或氧化铝)容器。因此,如果有将水装于塑料瓶中销售的,可以断定其不是氢水。

二、氢分子的效果

1.对于无细胞化学反应系氢分子的反应性

在试管内,根据化学反应制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亚硝酸(ONOO-),然后将以上溶液中间加入氢分子调查调查一下可否还原。结果发现,拥有强氧化力的羟自由基和过氧化亚硝酸被氢分子还原,其他的活性氧物种还没有被还原。

2.氢分子对于培养细胞的效果

将氢分子溶解于培养液中,调查在培养细胞中氢分子可否有选择的对活性氧物种进行还原。将细胞内的各种活性氧物种用特殊的荧光色素的荧光强度来进行粗定量。细胞内的自由基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测量。与无细胞实验系相同,在细胞内氢分子也可以选择羟自由基进行还原,实际上确认了7种可减轻对细胞损害的方法。

3.氢气的吸引效果-减轻因缺血再灌注而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迅速提高氧化应激反应采取缺血再灌注方法,由缺血由再灌注而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增大,此时通过氢气可减少脑,心脏(鼠),肝脏(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对组织的损害。氢气还可抑制新生鼠在低氧状态下造成的脑细胞死亡,及鼠在小肠移植后的症状改善。

三、氢分子的安全性

1.氢分子会爆炸吗?

氢气和氧气在合适浓度条件可以发生爆炸,因此使用时需要提供安全控制。但是氢水不具有爆炸发生的条件,一是浓度非常低,二是没有氧气。

2.饮用氢水不会造成缺氧。

不会发生。

在催化剂学会的主页上「什么是催化剂?」从页面中记载的「氢和氧发生反应生成水H2+1/2O2→H2O来考虑。将氢和氧的混合气体装入玻璃容器中加热至200℃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以上实验说明了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此反应根本就不可能进行的事实。

3.食品的安全性认可。

4.关于副作用方面

5.体内必需的活性氧化物种不会被还原

6.利用氢气来预防减压病

四、氢水的饮用效果

1.减轻抗癌药物的副作用(短期饮用氢水:动物实验)

2.缓解因身体束缚而造成的认知能力下降(中短期饮用氢水:动物实验)通过束缚实验用鼠的身体令其长期紧张,造成学习・记忆能力等

3.对动脉硬化的抑制效果(长期饮用氢水:动物实验)

作为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由于LDL-胆固醇的固化。在这里,让促成动脉硬化及载脂蛋白E遗传因子缺陷的鼠,自由饮用4个月氢水。于是,动脉硬化被氢水所抑制。

虽然不是十分严密的比较,将同样是载脂蛋白E遗传因子有缺陷的鼠给予叶酸,维他命E,α-硫酸锌相比较,氢水对于动脉硬化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4.临床试验证明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

梶山等,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30人,进行了随机双盲试验,8周内每天饮用900ml氢水,结果发现,两种氧化应激反应的表示有减少的意向。其他的表示没有发生变动,说明氢分子没有副作用。对于边缘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所有糖耐量试验结果都得到改善。

5.今后的方向

坪田教授的提问1(如何证明氢水饮用后氢气可以被吸收

饮用氢水后以呼气的方式进行测量,发现氢气的浓度上升。因为呼气排出的氢气应该是由溶解在静脉血液中的氢分子产生的,可以说氢分子能够到达末梢。而且,饮用氢水后静脉血液中的氢分子浓度也会上升。

坪田教授的提问2(氢气吸收后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常人饮用氢水30分钟后呼气,检测到呼出的气体中含有50ppm的氢气。经过换算,可以估计静脉血液中溶解的氢分子有200nM程度。脂肪多的人呼出气中氢气含量多,肌肉强健的人氢气出现的比较迟,说明氢水中的氢分子被身体所吸收,具体有多少残留于身体,及氢分子分布于哪些地方等详细情况是今后研究课题。(这个问题在潜水医学中有比较系统的回答)

坪田教授的提问3(包装材料会不会有毒,氢气是否有副作用

之前提到过氢分子因为不能通过铝,因此容器一般使用铝膜或铝罐包装。在现在为止铝膜包装的氢水在市场上为主流,从今往后铝罐包装应该成为主流。现在310mL的铝罐为144~200日元。采用铝罐包装可进行大量生产,销路越好越便宜。而且,铝罐或铝膜包装都有塑料膜覆盖不会让氢水直接接触铝,不必担心会有铝的副作用。我从开始研究到现在已经有4年,这期间没有从日常饮用氢水的人当中听说有什么不良反应,关于明显的副作用在文章中已经强调过,我认为基本上不存在,我本身每天饮用0.5L。

坪田教授的提问4

因为氢水于维他命C・E相比抗氧化能力较弱,所以有不会过分降低细胞内H2O2的安全理论。实际上与维他命C・E相比会弱多少?如今,在美国规范抗氧化作用的QRAC标准吗?以ORAC来计算会是多少?

回答:和维他命C・E相比认为在反应力上会弱100倍(不是定量而是定性)。因为氢分子不能将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ORAC(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以定量表示为0。但是,在试管内的还原力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应该是在细胞中的还原能力。已进入细胞的氢分子数来讲,因为大大多于其他抗氧化物质,所以还原力虽然弱但是对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的防御效果高。

坪田教授的提问5

食品中的微量元素胡萝卜素类可以清除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多酚被认为可清除超氧化物歧化酶。氢水对双方都具有清除作用吗?

回答:氢分子,在无细胞试管或培养细胞中都不会排除超氧化物歧化酶。但是,东邦大学的试验结果证明给缺乏维他命C的鼠饮用氢水,在缺血再灌注时释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会减少。虽然不会直接排除超氧化物歧化酶,但是可以将排出量减少。关于单线态氧没有进行直接测量,与过氧化亚硝酸的氧化力相比,可以预测氢分子能够消除单线态氧。

坪田教授的提问6(如何证明选择性抗氧化?)

培养细胞中,羟自由基的分布可根据荧光试药并通过共聚焦极光来观察。可以发现细胞核内的羟自由基可以发现细胞核内的羟自由基因氢分子而减少。通过对核酸氧化(8-oxyguanine)的减轻,过氧化物质(4-hydroxy-2-nonenal)等表示的减少,说明可到达细胞各处并发挥抗氧化效果。对在线粒体中的分布,通过对内膜的电位测量来得知。

坪田教授的提问7

氢水好像可以与胃酸及食物马上发生反应,饭前饮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动物实验中可根据氢电极直接测量体内的氢浓度。结果为,氢水中的氢分子与胃液及食物基本上不发生反应直接被吸收。氢水在摄取时,如果在吸烟前饮用,呼气时的氢浓度就会变低,在服用高浓度氧胶囊时饮用氢水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会降低,说明在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前后最为有效。我本身在清晨和傍晚时间饮用。

最后的疑问

①建议每天的饮用量为多少?

回答:①关于必须摄取量与必须氢分子浓度目前数据不足。基本上没有数据,因此无需勉强建议每天的饮用量在0.5~1L左右。

其实没有非常明确的建议,有常见的建议是自由饮用,一般建议90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有条件在不影响身体水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多饮用。

②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回答:作为整体的研究方向,以临床实验来证实动物实验的结果比什么都为重要。作为基础研究,在氢水的效果上只能对于活性氧物种(羟自由基)的还原进行说明,氢分子的新功能及对其他功能的促进作用还原正处于研究阶段,以及分子机构的研究也在进行。

一个是氢气作用的分子基础,另一个是获得大规模的临床作用证据。

③从中可以得到临床上的依据吗?

回答:如今,日本国内大学中至少有4个小组正在计划进行临床实验,如果伦理委员会没有用意见同意在大学进行的话,希望进行临床试验教师将变得更加多。同时因为要申请研究经费,也需要得到审查员教师的同意。国外的风险企业一般在治疗前阶段进行试验。氢分子作为药品得到陈个承认需要5~7年的时间。在日本国内作为特定保险用食品(所谓特保)得到认可,并没有声称其功能效果,只是将氢水作为饮用水在销售,这是自有2~3亿日元用于特保认可才开始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944888.html

上一篇:日常饮水中的正常菌群
下一篇:一种优质低价的水过滤材料
收藏 IP: 112.64.6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