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尔文进化论破颓了吗?
“生命的起源-进化理论之扬弃与革新”一书读后感
生命的起源是一个事实过程而非“学说”,更不是一种哲学。因为人类的出现产生一个理性世界,建立在貌似毫无物质基础的思维上,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所谓灵感,甚至升华至灵魂,这是人类这个物种所特有的。然而这种思维是建立在脑与脑神经细胞及其生物大分子运动的基础上,离开大脑就不复存在,基础还是物质的,所谓“灵魂出窍”是“莫须有”的,是人类对大脑结构与功能尚不完全理解的基础发生的。脑思维的运动产生了语言与文字,人类的文明可以建立在语言与文字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语言与文字可使人类交流脱离了单纯的模仿,能连续记录代代相传、叠加、与更新。这种代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来的现代文明,可正确地反映并驾驭客观物质世界,使人类成为独竖一支的物种,主观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至于能探索包括自身在内的生命的起源。但人类自身仍从属于这个物质世界,离不开不断自我复制的生命的物质本性,不能脱离自然生命物质性的客观规律。“生命的起源-进化理论之扬弃与革新”是2014年出版较新的有关进化论的著作,科学网上有人推荐,是一本优秀的科学著作,故细读之。文字集以往学说之大成,内容丰富,确是大家之作;但本人读的过程中,却不时有梗喉之感,因为书中多处显示生命进化的“目的性”。“目的”这个人类主观能动的意志按理不属于物质世界的,很好的一本书却时常出现隐含唯心的观点;看似自然科学,然更觉是一本哲学书。作者在前言中一开始就说,“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复杂与悠长程度远远超出了一切自然学科所能驾驭的范畴,因此,对此的科学探索需借助哲学家的深邃思辨。”这句话已经表明作者自身不能驾驭生命起源的自然过程,需要借用哲学来来思辨,这是不能强加于一切自然科学家身上的。文字详述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最新发现,积累了前人研究之大成,但文章结语时常表现出作者的悟性而导不出读者的理性。书中反复表明“坚信,不承认生命演化的目的性,就不能解开生命起源之谜。”因此贯穿全书的始终是生命起源的“目的论”,难以想象与理解的是浩瀚宇宙物质运动的目的是在地球上创造生命,制造人类,这不明明是指向“上帝”的目的吗!
书的前半部分大量的内容是以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种种推测,是这类学说的大会餐与八卦,后半部分不少理性的数据分析与论述,引人入胜,可以进入科学逻辑思维,然论述中稍有坎坷就拐入“目的论”的泥潭,让人甚为遗憾。极易引导初进科技界的年轻人进入不可知论,生命起源本如此遥远,苦思不得其解,不读也罢,因此此书所谓的专业性与科普性在哲学的帽子下大打折扣。近年来随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达尔文理论已经延伸至基因的端头,“RNA世界”研究的进展,为人们展开了远古至今生物大分子的进化蓝图;虽然某些细节可能尚不明确,但从一个无生命世界中造就一个自我维持、繁衍与进化的生命体系的基本环节已经清晰,这在事实上是可以阐述明确的,目前“自然学科”已经能不用借助哲学而理性地“驾驭”生命的起源了。真正的科学是有普遍意义的,有严密的逻辑内涵,应该人人能读懂的。作者不认同辛普森的名言“人类是一个毫无目的的自然过程的产品,这过程从没有把人的出现当成一个最后目标”。而认为“人也是由一种所有生命内禀的原始目的性的牵引之下进化而来的自然产物。”已经是有点唯心论的味道了,因为这个“原始目的性的牵引”隐含着上帝之手,隐含物质世界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人,拔高了人在自然界物质中的地位,不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永恒”“人定胜天”的思维反映,是当今科技界浮躁之风与科技狂人的思维方式。也违背了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的基本内涵。
其实原始海洋物理化学世界中,膜囊泡超分子结构的出现,产生了原始光合中心,其效应仍属于量子物理与化学范畴。充沛的光化学能量转换促进了有机化合物与化学能在囊泡中的堆积,酝酿并驱动生物大分子的发生,聚合物中核酸分子的碱基配对,是核酸分子结构的自然特性,配对引起核酸镜像复制,基因由此产生。RNA是化学世界能自发产生功能的分子,RNA复制酶的出现催化了基因世界发展,生命运动的本质就是环绕基因的复制与进化,核酸复制差异导致子代功能差异以及优者胜出的自然特性奠定了生物分子进化的理论与机制,RNA向DNA发展使基因连锁,基因从“无序成有序”的基因组,RNA引导编码蛋白质出现使生命从“无型成有型”,编码蛋白质的进化机制仍源于核酸分子特性,生命发展是开放的,不存在“闭合之环”!原始海洋中宏观的囊泡世界为基因进化创造了生命“自我”的空间,当基因连锁达到90%以上能基本控制囊泡性能时期,生命就此进入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物种范畴。物种的区别在于基因组之差异,物种竞争的内在是基因组之争。人类基因组是其中之一,其运动的本质与地球上万物一样,不断地自我复制,使自身基因组得到延续,核心还是重复基因最初发生的基本动作;人类的“灵性”使其自觉在万物之上。但在基因组的意义上,国王与庶民没什么区别,病毒与人类也无高低之分,都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进化的方向由内在基因变异与外在的底物竞争生存压力促成,无需超自然力量的干预。怎么会得出“肉体与灵魂统一的人类”是物质进化最终目的结论呢!灵魂不是物质的,灵魂也不会进化,古人心中神灵的本质与今人心中的有区别吗!哲学是指导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学问,一种思辨方法,是不能替代自然科学描述生命起源的。
本该是本优秀的好书,如此丰富的研究资源与科技结果,读后却领人叹息,当然只是本人的感觉,对于同一自然现象,源于观察角度与思维方式的不同,有时会得出完全相悖的结论也属自然。但科学必定是唯物的,生命起源中如尚有不可理解的细节是作者没有把握科学的全部,我们在没找到合理的生命物质进展的逻辑关系之前,可以存疑;但用那些“神奇无比”和“日月同辉”词汇来虚托生命的起源,会把思维引入幻区,唯物论不是说信就是的,一本思路应该清晰、文笔如此秀丽的科学论著,一有坎坷就想到“上帝”只能是思辨者唯物观的定力不足,故常常需要借助上帝的“目的论”。达尔文理论的基础是唯物论,达尔文的痛苦在于其当时科学的局限性,让其无法解释一些事实现象,但其决不求助于“上帝”插手,达尔文知道“如果我的自然选择理论必须借重这种突然进化的过程才能说得通,我将弃之为粪土。……如果在任何一个步骤中,需要加上神奇的进步,那自然选择理论就不值分文了。”这就是达尔文坚持唯物论的伟大所在。书本的作者应用了不少达尔文的理论,写的是进化理论的扬弃与革新,其实是反对达尔文进化论甚至后达尔文理论的,在书的前言中写道“笔者从生殖、遗传与生态的综合视角俯视时,那个曾经灿烂无比的进化论之破颓便一览无遗了。后达尔文时代,虽然生命科学的微观证据如雨后春笋,但却丢失了宏观性的体制与生态的灵魂,”到此我不得不说,达尔文进化论破颓了吗?这本书的内容是在写进化论吗?在现代科技面前生命起源的轮廓与蓝图越来越清晰,在作者面前却是个人类认知的一个奇妙的荒原,那这本300多页的书在写什么呢!宣扬一个“神奇无比”的神灵吗?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学的基石,达尔文的灵碑在伦敦西敏寺教堂,与上帝共一个殿堂,这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伟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