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我在说谎”悖论(3)中我们说:“我在说谎”之为悖论,在于严格的表达排除了自然语言不确定的人这个主体,主体成了这句话本身,所以“我在说谎”这句话的表达否定了这句话自己,成为逻辑意义上的悖论。
于是,我们可以问:为什么同样一句话“我在说谎”在自然语言中不构成悖论;而到了逻辑中就成了悖论?
网友icgwang用时态来解释:有时态表达的动词自叙语句,可以是自我回忆或者愿望表达是不会构成悖论的。构成悖论的自叙基本上是超时态的自判句,从而会形成属性动荡。
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解释,“我在说谎”在自然语言中相当于“常量”,而在逻辑语言中相当于“变量”。也就是说,在自然语言中有具体的语境,比如,在法庭承认“我在说谎”,是指当事人曾针对某件事撒了谎,而“愚人节”说“我在说谎”只是搞笑,都不会出现“我在说谎”否定这句话本身的现象;然而,在逻辑语言中由于没有具体的语境, “我在说谎”才有可能否定这句话本身。由此可见,“常量”和“变量”是二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进一步,于逻辑语言中,“我在说谎”这句话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只是形式表达“自我否定”而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