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老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ozu

博文

有必要吗?

已有 7630 次阅读 2015-10-12 11:45 |个人分类:漫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故宫, 石渠

这几天除了NB奖之外人们关注的就是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了。

报道说为了看“清明上河图”人们要排上十几个小时的队,有必要吗!

首先说,既然是“国宝”就应该长期展,或者是定期展,把国宝藏起来就一点价值都没有。现在技术手段那么发达,保护一张画应该不成问题。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清明上河图”是个什么东西,它是艺术吗?它充其量也就是个民俗画,和我们过去建筑装饰上的民俗画没什么区别,张择端只是画得更细致、场面更宏大一些。我这么说丝毫没有贬低张择端的意思,“清明上河图”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和市井生活无疑具有重要价值,但也仅此而已。如果从艺术的角度上还真看不出他做出了什么贡献,完全是工匠所为,但张择端也完全可以称为“巨匠”。

“清明上河图”不是艺术?那啥才算艺术?

其实考量一件艺术作品及它所做出的贡献也很简单,无外乎是形式和内容。从形式上来看,“清明上河图”的勾线、设色、晕染等方法也早就有了,唐代的墓室壁画已经做得非常完美了,还有更早一些的敦煌壁画等。能够成为“国宝”级的作品,应该具有开创性,即使不具有开创性也应该是在某一领域里做的最好的,“清明上河图”算不上最好的。再看内容,把视角集中在民俗生活,而且内容详实、具体,张择端是不是第一人,我没考证过,我们就当他是第一人,他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他让后人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但“清明上河图”是记录性质的,它更具有历史价值,是不是艺术品还真不好说,因为艺术有时不太在意内容。谁能解释一下梵高的“向日葵”表现了什么内容?那就是一张画而已。因此,一张画的价值往往在形式上就决定了。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去看呢?不知道,反正我没去看,我不去看的原因我知道,人太多!人都海了去了!

把“清明上河图”视为“国宝”,它确实也是“国宝”,但不体现在艺术方面。成千上万的人去看它是为看艺术吗?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似乎更在意内容。比如“清明上河图”画了几百个人物;画了多少匹牲畜;小贩在卖什么;还有多少小桥、房屋等等。这就是我们的欣赏习惯,这种审美意识有局限性,也制约了我们对美的判断,这也和我们的媒体和艺术团体长期不懈的宣传有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061-927560.html

上一篇:出现与存在
下一篇:道路
收藏 IP: 183.173.116.*| 热度|

23 陈小润 赵美娣 陈冬生 李学宽 陆俊茜 王春艳 牛登科 杨顺楷 侯成亚 戴德昌 杨正瓴 陈楷翰 马红孺 李志俊 余昕 谢平 翟自洋 吕喆 曹广福 刘波 杨秀海 ghzhou5676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