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2009

博文

科学英雄主义时代的最后史诗

已有 3293 次阅读 2015-9-20 11:20 |个人分类:科学文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幻, 三体, 刘慈欣, 反科学主义, 科学英雄主义


(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15916日第9版,这里略有校订。)

 

科学英雄主义时代的最后史诗

田松

 

《三体》获得雨果奖,实至名归。在我看来,《三体》是洋溢着科学英雄主义和科学浪漫主义的古典硬科幻的巅峰之作,无可超越。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古典物理学的顶峰,无可超越。雨果奖是对科幻骑士刘慈欣的最高嘉奖,但是同时,这个奖也兆示着古典科幻科学英雄主义时代的终结。

科幻小说是小说,又不是普通的小说。所以1980年代曾经一场关于科幻属文还是属科的剧烈争论。尽管现在科幻作家已经普遍认定科幻是文学,但是硬科幻的作者对于科学那部分仍然情有独钟,孜孜以求。硬科幻作家也常常津津乐道,某部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被后来的科学精准地付诸现实。

我常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幻作品。首先看其故事、情节、人物;其次看其科学背景设定;第三看其思想。

我说《三体》是古典硬科幻的巅峰,是从前两个方面说的。对于刘慈欣而言,这两者其实是一者。刘慈欣在后记中说,科幻中的科学架构才是小说中最大的主角。所以对于他而言,构造出精细得足以操作的科学细节,甚至比塑造人物更加重要。因为他的人物,是依托这些科学细节才得以呈现的。《三体》在科学细节的准确性上,已经超出了教科书的水准,甚至可以成为实际科学活动的计划书。比如红岸工程、比如把太阳作为放大器,有相当多的情节设定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三体》具有无比宏大的结构。《三体》三部曲中,一部比一部的时空尺度更大。最终囊括了整个宇宙,延伸到时间的尽头——宇宙末日。

其故事情节的设计,大气,洒脱,招之即来,呼之即去,毫不拖泥带水,干脆、果断、无情——毁灭你,与你何干?造成强烈的心理震撼、强烈的阅读快感,与绵长的回味。

在故事的起伏上,我喜欢把《三体》与《射雕英雄传》相比。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射雕》不断展现更高的武功境界。起初,江南七怪出场的时候,就觉得他们的武功高得不可企及。等丘处机和全真七子出来,发现江南七怪与他们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本以为这就是最牛的了,金庸又弄出来个东南西北中。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三体》中对于科学的描写也是这样,太空战舰在古典硬科幻中司空见惯,红岸工程也不算稀奇,但是智子、水滴,则让人拍案叫绝。水滴已经很牛了,不知道如何破,大刘弄出个四维时空碎片,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给鼓捣坏了。又以为掩体可以对付光粒,结果来了个二向箔。后面的每一个都比前面的高一个数量级,到最后降维攻击,连物理规律都成了武器!

毁灭你,与你无关——人家完全不在乎你,甚至都不屑于了解你,就把你给灭了。在这些超级宏大的情节设定上,《三体》是无法超越的。

 

不过,当代硬科幻大多输在第三条上。比如电影《星际》,里面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当下的亲人与未来的人类谁更重要?但是,它的骨子里还是相对陈腐的科学主义,虽然一直用“爱”来推动情节,但人类最终的拯救还是寄托在解出一个方程上。

《三体》中的核心理论是“宇宙社会学”,跳出圈外,可以把《三体》看做一个针对“宇宙社会学”进行的最大时空背景之下的思想实验。而“宇宙社会学”的成立,是建立在《三体》的“三观”之上的,即: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单一单向的社会发展观和实证主义的科学进步观。这三观的科学基础,又是牛顿范式的数理科学。没有这三观,《三体》中一环扣一环的叙事逻辑就会散落一地,如同水滴被从高维拆除。甚至宇宙社会学中的“恶”本性,也是建立在这三观之上的。

《三体》的三观使得《三体》在思想境界上先天不足。这三观都有至少一百年的历史。虽然它们都延续至今,渗透到今天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语中。然而,它们是陈腐的,脆弱的,每一条都已经到了该唾弃的时候。

古典硬科幻普遍都拥有这三观,也普遍受这三观的束缚。所以《三体》所达到的高度,正是古典硬科幻的高标。所谓物极必反、暑去寒来,在我看来,《三体》的获奖,并不标识着古典硬科幻的复兴,而是它的末日。颁奖,为它送行!

 

未来的科幻注定是属于反科学主义的。未来的英雄,如果有的话,也一定是反科学主义的。当然,浪漫主义则不会消亡,她会与反科学主义水乳胶漆!

刘慈欣本人要想超越《三体》,也需要放弃这三观,走出机械自然观的数理科学,走向混沌理论,走向生态学。

 

 

 

 

20111214

2015915

北京阳光小院

2015915

北京铁狮子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9667-922071.html

上一篇:弱者的底线(愚昧的权利)
下一篇:这事儿不重要——一份未能发表的采访的记录
收藏 IP: 1.202.85.*| 热度|

2 武夷山 ep4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1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